解读与新媒体有关的边界模糊现象

2012-04-29 00:44许永
新闻爱好者 2012年2期
关键词:后现代新媒体

许永

【摘要】媒介的发展导致一系列边界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相邻事物间的边界模糊和对立关系之间的边界模糊。这种现象可以从西方传播学者的“内爆”理论中得到解释。认识这种现象,必须在思想方法上有所突破,后现代理论的某些内容,可以成为传统理性方法的补充。

【关键词】新媒体;边界模糊;内爆;后现代

边界是传统分类的标志,是对立事物的疆界,是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前提。现代科学通过分类将需要认识的对象进行符合逻辑的切割,才能通过对每一部分的认识来认识整体。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研究工作的开始就将研究对象作基本界定,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研究的对象具有确定性,边界清楚、范畴准确,与相邻概念、内容不存在太多的交叉混杂。可是在近年关于新媒体传播方面的研究中,我们越来越多地遭遇到边界模糊现象,不仅相邻事物之间出现大量交叉模糊,很难用明确的标准将它们区别开来,就是那些原来处于对立状态的事物,也常常表现出某种妥协、融合的现象。这使我们的研究有时陷入分析举例不当,论证难以严密,顾此难免失彼的困境,使我们不得不怀疑其逻辑前提是否发生了某些改变。

在新媒体传播研究中,我们遭遇的至少有两种边界模糊:一种是在传统的分类中并列事物之间的边界模糊,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边界模糊。属于前者的如媒体的分类、传播内容的分类、受众的分类、相关学科的分类、相关产业的分类等;属于后者的如传者与受者之间、真实和虚拟之间、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等,由此又派生出在场与缺席之间、公领域和私领域之间、过去和现在之间、此处和彼处之间、工作和游戏之间,甚至人的肉体和机器之间的边界模糊。

在传统的教科书里,不同媒体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从载体的角度,媒体可分成纸质和电子媒体;从接受功能的角度,媒体可分成听觉、视觉和视听媒体;从时空角度,可分成时间和空间媒体等。这些分类,是我们认识、研究媒介的前提,可是有了网络后,这些分类之间的边界一下子就变得模糊了。我们可以在网上、手机上读报纸,也可在报纸上读博客,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通过画面感受节奏,在音乐创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图形的调整改变旋律。各种接受终端之间也出现大量叠加,手机可拍照,可视频通话,网上也可以发短信,书可以是电子的,写作也可以用镜头来完成。原来各具功能的不同媒介,现在都在向相邻媒体、其他媒体渗透和侵蚀。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媒介融合,这是以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融化、消失为前提的。

媒介内容的融合现象也早已出现,电视节目不同类型间互相渗透,出现了不少非典型样式。报纸内容杂志化,杂志内容画报化,新闻像讲故事,纪录片讲究情节,故事片又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摄。不过,这一切都还不像网络上的内容那样难以分类。网络激发了人们无穷的创造力,有许多网络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传统思维无法想象的。那些用拼贴、恶搞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那些充满了民间智慧的戏谑、调侃的段子、有趣的跟帖、聪明的微博,你也从来没见过哪种内容分类提及。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肉搜索、稀奇古怪的自创符号以及用这些符号创作的作品,在归类上总是让人左右为难,那些充满互动性,可以不断叠加的作品和游戏,衍生出大不相同的后续作品,又造成多少新的分类难题。此外,在新媒体领域,受众的分类,创作手法的分类,流派和思潮的归类都成了难题,边界不再清楚。相对应的学科专业、产业形态、事业管理系统之间也将相应出现隶属不清、边界不明的现象。

更为深刻的边界模糊现象出现在对立的事物之间。首先是传者和受者的界限。网络的互动性使这两者之间的边界消解。在网上,每一个接受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他们不但上传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意见、评价,还上传自己采集的新闻、自己拍摄的视频、自己创作的作品。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一位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是一件网上的虚拟装置,他把作品放在网上,启动了一个鼓励修改的程序,他的作品便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改动,计算机将这些改动历史记录下来,形成不可预知的丰富表现,正是这丰富的表现才最终成就了他的作品。在这个案例中,传播者只是作品的启动者,后来的修改他不能预测,当他再次面对自己的作品时,他已经失去了传播者的身份,变成了接受者,当然,只要他参与作品的修改,他就又变成了传播者。当网上这类现象越来越多的时候,传者和受者的边界彻底消亡。

在网上,真实和虚构的边界也已经模糊。首先,技术提供了以假乱真的可能,眼见为实的观念已经过时,技术所打造的“真实”更为逼真。过去只在好莱坞发生的“无中生有”每天在我们的身边演绎,因为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图片和视频文件的修改既不需要大量的金钱,又不需要高难度的技术。有些经过修改的图片还在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即使最有经验的专家,也难以发现造假的痕迹。其次,网络提供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虚拟空间,进入这个空间的人都有虚拟的身份,他用这虚拟的身份做真实生活中无法做、不敢做、做不了的事,获得那些在真实生活中无法获取的体验和刺激。吊诡的是,许多人在真实生活中被虚伪、客套、矫情所累,在虚拟空间却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展露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有了网络,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也变得难以区分,最隐私的话题有可能成为公共话题。2007年开始出现的人肉搜索,不经意间就将某个小人物的隐私完全晾晒出来,给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网上的围观、窥探、谣言、八卦总是以耸人听闻的方式吸引注意,招来一阵又一阵的人潮涌动,这些人流的聚集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偶然性和随机性,不在意闯入的是什么领地,也并不关心事件的性质。这样,公共领域的大量事务,也有可能严重侵害到个人。这种公私领域的边界模糊导致我们的评价和判断常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互联网还打破了旧有的时空观念,使历史与现在纠结,此处与彼处错乱,在场与不在场难以判断,发生和未发生无法鉴别。尤其令人崩溃的是,当技术的手段已经可以改变我们自身,媒体不仅仅作为人的延伸,而且已经和人的肉体深度结合,这时,人与机器的边界也开始模糊。据说现在已经有一种可以作为隐形眼镜佩戴的显示屏,戴上它,可以随时阅读你需要的信息。国外有人将一种人工耳植入人体,可以破译肉耳无法听到的电波信号。当记忆可以复制,思维可以破译,人脑可以联网,人工智能被大量开发,人类的力量将大大增强。可是到那时,我们还是原来意义上的自己吗?这一切,挑战着我们的常识,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根本性的颠覆。

一切都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造成的,互联网正在摧毁我们的成见。在飞速发展的新技术支持下,网络造成的影响多少有些让人始料不及,新媒体不仅挑战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我们的思维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修订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们赖以思考、分析、研究的理性与科学的现代文化秩序。是的,在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时,我们遭遇了后现代理论。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对电子媒介的发展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很多独到的论述,在他看来,媒介在当代社会里的加速作用,是加速现代生产领域向后现代模拟社会堕落的主要原因。而后现代,这个以激进的类制作和符号的激增为特征的时代,由于符号和信息的激增引发了一场“内爆”,一切都被媒介这个黑洞吞噬,麦克卢汉早就预言的“机械形式转向瞬息万里的电力形式,这种加速度使外向爆炸逆转为内向爆炸”的现象发生了。边界模糊现象应该就是这种“内爆”的结果。假如“外爆”体现为扩张,那么与之相反的“内爆”本质上是一种紧缩。“世界内向爆炸而产生的能量,与过去扩张的、传统的组织模式发生了冲突,电力媒介使人们的生活彼此纠缠,造成了极端的拥挤。”当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出现的时候,内爆所造成的拥挤和重叠就不仅发生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世界被巨大的能量所压缩,出现了鲍德里亚所说的景象:“每一个不同意义体系的两极短路,明显的对立和界限消失,因而媒介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媒介和现实现在已经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其真相已经难以辨清了。”

在鲍德里亚后现代媒介理论的启发下,我们试图寻找边界模糊的解读路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工业时代所崇尚的科学理性在信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开始显露出种种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这时,虽然还不够成熟的后现代理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现代科学用分析的方法认识世界,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通过对各个分割的局部的认识来清楚地分析、认识、驾驭这个世界,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才需要划清事物之间的边界。“我们首要的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后现代主义哲学拒绝用机械的分割方法去认识世界,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主体,它们都有内在的联系,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这样,认识事物的前提不再是将对象进行机械分割,而是透过整体关注分离事物之间的关联。边界模糊现象是世界发生拥挤和叠加的结果,它提醒我们,继续用机械的分析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已经不合时宜。

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固守一种逻辑中心主义,这一逻辑中心主义表现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它把一切都分为对立的两项,并设定其中一项为中心项,从而建立起固定的秩序,提供一种确定性的意义。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显然也不能解释对立双方出现的边界模糊现象。后现代理论主张克服二元对立思维,摈弃“斗争哲学”,提倡相互受益的共生与共存,新媒体导致的“内爆”只是强化了对立双方的非极性关系,对用二元对立思维认识世界的习惯造成冲击和颠覆。事实上,对立只是一种状态,极性对立性关系和非极性共生性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一种关系更为突出,在世界发生内爆的情况下,显然双方的共生共存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这种关系中,双方之间的缓冲地带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新目标,双方共生、互动、共存、共荣的条件和变化的规律才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对分类相对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媒介的融合;不再苛求作品在形式上的规范,对新生事物多一份宽容;同时,更多地把研究的目光放在学科交叉和重叠之处;更多地关注跨界产业的共生共赢,探索对新的产业形式的管理规律,使我们的学习、研究和管理多一点前瞻性。

对有关对立关系的相对性的认识,使我们在认识媒介事件,处理好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拥有一种更为超然的目光,不再纠结于眼前的一时的物质的利益,而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关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种种迹象表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动摇了机械的形式逻辑的认识方法,作为传统的理性方法的补充和修正,带有后现代特色的思维方法正在一些新领域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力量,才获得了这个快速改变世界的时代,这种从未有过的快速改变,也在呼唤更为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度校级课题《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传播》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GXYYS208)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学林出版社,2009.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尼采.疯狂的意义——尼采超人哲学集[M]. 周国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施 宇

猜你喜欢
后现代新媒体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
《百年孤独》的后现代解读与叙事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