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我国的运行状况

2012-04-29 01:17
金融理论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调查

黄 磊

摘 要: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在我国河北易县的试验表明,这种小额互助联保贷款模式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按该模式运作能形成有效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充分证明按市场方式运作的金融扶贫机构是可以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应积极支持和推广。

关键词:孟加拉模式;小额信贷;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34-02

一、引言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GB模式)是非政府组织按市场方式运作向穷人发放小额互助联保贷款以帮助其脱贫的金融模式。因此,尤努斯于1976年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被称为“穷人的银行”。该模式于199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科研项目引入我国进行试验,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下简称“扶贫社”)是设立的第一个试点,之后按该模式在全国陆续设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有300多家,其中运转较好的有100家左右,易县扶贫社有较高的代表性。

目前在孟加拉全国约一半的小额贷款是由孟加拉乡村银行提供的,并已形成了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金融扶贫模式。贫困群体贷款难在我国是非常普遍和突出的问题,但该模式引入我国已有近20年,至今仍处于试验阶段,没能得到大面积推广。是“水土不服”,还是我国的金融制度需要改变,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得到一些启示。

二、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成立于1993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总社设在易县清西陵五道河镇。建立初期扶贫社内设主任一名,会计一名,信贷员两名,运作方式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金来源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联系来的, 最初一笔为孟加拉乡村银行提供的5万美元低息贷款,其中2万美元为无息贷款,用于启动项目,3万美元为低息贷款,年息2%,债务责任由农村发展研究所承担,这笔资金至今仍在使用。后来,加拿大驻我国使馆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福特基金会捐赠了3万美元。随着项目的成功和影响力的扩大, 扶贫社又争取到了一些低息贷款和捐赠,2002年就已有运作资金600多万元。

贷款对象起初以妇女为主,后来取消了性别限制,实行小额、有偿、短期(43周),无需财产抵押担保,但贷款户必须组织起来,5户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负连带还款责任。6个小组以上建一个中心,还款方式为整贷零还,多为一周一还,也可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二周、三周、有时甚至一个月一还。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还本付息方式,并且大多数时候用客户的合同履行保证金和风险保证金来抵清还款。

易县扶贫社的贷款流程主要分为四步:

1. 贷款申请阶段。 主要由信贷员到申请人的家里进行走访审查,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社会关系、在村里的口碑等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入社自愿,五户信誉连带互助,无需任何财产抵押,社员自我管理。为做到有的放矢,以发放小额信贷扶贫为纽带,为广大农户提供经济发展机会,使借款户与扶贫社结成利益共同体,扶贫社坚持借款公开透明、入社自愿、严把关口的原则。首先由拟使用小额贷款的贫困户提出入社申请,经扶贫社调查核实并严格进行信贷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之后方批准入社,与其他社员自由组建小组。一般小组建好后即可申请贷款。

2. 贷款审批阶段。申请书写好后,由信贷员交给分社主任审批,之后通知信贷员发放贷款。扶贫社放款,5万以下由分社主任批准,超过这个额度须经县社主任批准。为确保扶贫社贷款的准确使用和回收,扶贫社制定了严格的“十不贷”标准,即:没有创收项目的不贷;有贷款未还的不贷;不遵纪守法的不贷;不写申请不经考察的不贷;不参加会议、违背扶贫社章程和纪律的不贷;农村中小“混混”不贷;超计划生育罚款的不贷等等。这有效保证了扶贫社小额信贷资金的循环使用。扶贫社的小额信贷没有优亲厚友,没有任何“猫腻”,一切信贷程序都是公开透明的。

3. 贷款发放阶段。由信贷员、分社会计、出纳到农户家中进行贷款发放,并对发放的过程及发放人员进行信息的再次采集(主要是照相),然后在贷款合同及相应票据上签字,由会计收管票据便于回去后入账。 在每个小组内实行依序放款,最初是严格按照2—2—1的程序来进行,即在一个5户联保小组中,先向其中的2户放款,待这2户的贷款使用符合要求后,在放款给另外2户,一般是小组长最后得到贷款,放款间隔一般为3~5个星期。但目前已改成对小组一次性放款。借贷农户在得到贷款时,首先要交还全年贷款利息(年利率8%)的50%,从第三周起开始按周或规定的日期还贷,每周还全部贷款的1/50,一年的最后两周还清剩下的一半利息。另外,扶贫社还设立小组互助基金(相当于贷款的5%),还规定小组成员户每周存入1元钱,基金和储蓄主要为本组成员应急之用。

4. 贷款收回阶段。 信贷员每周负责回收贷款本息及储蓄,填报中心收款表及收款凭证,之后到附近信用社或银行将款存入扶贫社账户,由分社会计填报分社周报表并编制月报及业务进度表。

目前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下设西陵分社、 梁各庄分社、白马分社和桥头乡分社,在易县境内20个乡镇累计发展中心小组227个,小组3733个;扶持20424户,其中妇女为借款人的占80%,直接受益人口达到78370人;累计发放贷款10855万元,年度放款平均达到1000万元,还贷率在98%以上。该社立足“老山区”(山区、老区、省级贫困县)的县情实际,对GB模式进行了嫁接、改造,采用“扶贫社+小额信贷+中心+小组+贫困户”的管理形式,被国家民委和河北省扶贫办定为“易县模式”进行推广。

三、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1. 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存在严重的资金“贫血症”。扶贫社的信贷资金来源, 一是建社初期国外引进和捐赠的资金,现在扶贫社还是主要靠着这些资金来运作;二是吸收的互助基金及社员每周1元的存款。 经营收益除维持扶贫社日常运转外积累有限。由于信贷资金来源受到极大限制,扶贫社的信贷规模很难扩大, 社员的贷款需求不能充分满足。2010年为了减少成本,提高贷款周转率,增加后续储备资金,扶贫社不得不放弃了紫金关镇、牛岗等地理位置较远的村镇。近年来, 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原来在当地支持农户一个项目, 一般有3000元就能解决问题,现在则变成了原来的2~3倍。这使得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为扶贫社“输血”,增加扶贫社的“造血功能”,是扶贫社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最突出问题。

2. 扶贫社的信贷员文化素质较低,储备人才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社一直都存在“用工荒”现象,领导阶层和员工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扶贫社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扶贫社主任周学仁的领导,但周主任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扶贫社大部分员工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学历最高的是函授本科,大部分员工都是中专毕业。由于扶贫社至今仍是社科院的试验点,还不是正规金融机构,工资待遇较低,大家主要是凭着对扶贫事业的热情和社会责任在工作。这种工作条件对吸收年轻的专业人才十分困难。

3. 缺乏外部管理。 扶贫社属于实验性质的民间金融机构,起初由中国社科院管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其管理作用在逐渐消退。继续游离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之外,将难以保障其继续规范发展,同时也难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四、结论和建议

易县扶贫社经营情况表明,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按该模式运作能形成有效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充分证明按市场方式运作的金融扶贫机构是可以自我生存和发展的;95%以上还款率说明,贫困户不等于没有借款偿还能力的客户,更不等于“赖账户”,只要管理得法,对贫困户的贷款风险是完全可以防范的。因此,对该模式应积极支持和推广。

当前,首先应给予扶贫社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或者也可先作为银监会或政府金融办的试点继续试验,总之没有得力的管理机关是不妥当的。其次,应扩大扶贫社的信贷资金来源,应允许在社员内吸收存款,以及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第三,鉴于其贷款的扶贫性质,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第四,扶贫社应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为扶贫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基础。

致谢: 感谢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领导和员工在调查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感谢河北金融学院杨会朴老师、王鑫斌老师、 黄晓芳老师在调研和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暑期实践队的同学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黄树青,杜金向,李青. “乡村银行”模式:一个基于案例研究的解释[J]. 华北金融,2008(3).

[2]甘少浩,张亦春. 农村金融中介支农绩效比较:以小额信贷为例[C]//中国农户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李铜山,张东雷.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障碍及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

[4]杜晓山.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 小额信贷扶贫,2003(5).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龙会芳)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调查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分析
普惠金融的认知经济学评析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