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玉
潜能生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弄清潜能生的成因,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低年级潜能生相对少一些,而高年级潜能生比例较大,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这部分学生低年级时多数成绩还可以,基本能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的加大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下滑,导致学业的“暂时性”落伍。下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用爱心去转化潜能生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亲近学生,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感动他们的内心,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只要是常人,如果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爱护,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老师爱他、关注他,那么他就会有所进步。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的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优生,忽视了潜能生。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观点,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更多地关注潜能生。
对待潜能生比对待其他的学生更难,他们的心灵很脆弱,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因此教师要用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在交流中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他们能够发扬优点,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另外,对潜能生进行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把握时机,因势利导,避免简单、粗暴的训斥,要保护好潜能生的自尊心。
陈XX同学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经常出入网吧,是班里出了名的人物。笔者刚接手这个班时,班级里的学生就纷纷告他的状,说他如何地迷恋上网、说他的家长怎么打他也没有用等。后来笔者就十分注意这个孩子,发现他很聪明,而且字写得也很漂亮,接受能力强。为了不让他掉队,先是接近他,和他谈话,让他帮我收发作业,课下辅导他写作业。这样拉近了与他的距离。他开始主动写作业了,正当我高兴地时候,出状况了: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需要上晚自习,笔者下班回家后接到晚自习老师的电话,说陈XX没来上晚自习。听后笔者立刻去找,后来在网吧找到了他,他回来后往我办公桌前一站,等待我的处置。我知道家长的打骂对他来说没有用,老师的批评对他也是习以为常。笔者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要遵守纪律。接着与他谈网络,谈不正确上网的危害,通过交流,引导他正确上网。鼓励他在信息技术课上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他知道,无论将来干什么都离不开知识,将来成为电脑精英,今天更得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渐渐地他改变了,成绩赶上来了,不去网吧了,还当了学习小组的组长。
二、用耐心转化潜能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潜能生的缺点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错误改了又犯,有时改了这个又添了那个,因此潜能生的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转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遇到反复时,我们绝不能放弃,更不能妄下结论认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而应该坚持下去,做到不气馁,持之以恒,更加耐心地帮助学生度过反复期。那么怎么帮助潜能生度过反复期呢?要在思想上做工作,帮助学生克服知难而退的心理,给他们讲一些励志、在逆境中奋斗成长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迪,用榜样的示范力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另外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长期的计划,不断地总结、调整教育的方法,要“反复抓,抓反复”,使潜能生保持不断进取的状态。
三、用实际行动转化潜能生
一是建立潜能生转化档案。对每一个潜能生的家庭、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做记录,制订个性化的转化方案。做好潜能生转化记录,便于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二是备课时要优先考虑潜能生,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潜能生,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低起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因材施教。
三是转化潜能生还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结成一帮一的对子,找一个学优生给潜能生当小老师。在小组活动中尽量为潜能生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是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还要与家长保持经常地联系。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共同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虎林市虎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