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效作文教学的体会

2012-04-29 00:44:03郭海燕
成才之路 2012年2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教师

郭海燕

作文教学是一种具有综合能力要求的教学,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本文就有效作文教学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没有欲望,就不会有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诗人塞费尔特就曾说过:“我为能感到自由而写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设法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一种方式,让他们无拘无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畅快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激励学生“用心”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要注意改变过去一味躲在教室内模仿范文,套用“路子”,闭门造车的做法,打破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引导学生走进田野,亲近自然,积极投身到校园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中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参加生活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有意识的社会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多角度的观察,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锐的感觉。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并通过日记、写生记录本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素材和灵感。

作文不是单靠教师指导就能学会的,学习写作的工夫全在课外。世界上的文豪没有一个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莎士比亚自学成才,高尔基只上三年学,鲁迅则是学医出身。由此可见,丰富的生活体验,才是写作重要的根基。

三、引导学生善于积累

作文教学要注意构筑读写整体,引导学生利用多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广泛地浏览有益书籍,扩展阅读面,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认识,了解、领悟常用的表达方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要注意引导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词句,积累语言材料;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能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通过积累,丰富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让作文根植于沃土,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首先要从内容上进行突破。作文题材的选择,必须尽可能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触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让他们写写自己最想说的话,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要从写法上打破旧框架。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同一题材的作文往往面目相似,大同小异。如写事,总是“开头、经过、结尾”这样的三段式;写物,总是“总——分——总、总——分、分——总”这样的老结构;写人,总是“先外貌,后记事,再赞美”这样的程序等。这些条条框框,剥夺了学生想其所想,写其所写的权力,禁锢了他们创新思想的发展,影响了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引导学生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写法要求新、求异。

再次,语言上甩开旧套路。如写教室安静,一定是写“教室里静得很,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写着急,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写高兴,非得“一蹦三尺高”。这些句子不是不好,但是人云亦云,作文的语言就失去了“个性”。如描写路边的小吃摊:“穿过两条小巷,大片的路边小吃摊七七八八地展现在眼前:这里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像充了电似的活泼;摊主们热情的笑脸和殷勤的招呼,成了摊位镀了金的招牌;三五成群狼吞虎咽的学生,也成了免费的活广告……”像这样的句子,不能说优美,但它新鲜、活泼,富有情趣,充满个性,让人感到亲切。

五、重视学生的作文实践

数年来,学生一到作文课就犯难,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连个作文开头都写不出来,两节课过去草稿都打不成,有的甚至作文都讲评完了,他的作文老师还没见着。面对这一情况,我就带领他们现场写作。如入冬的第一场雪,我就带他们去观赏纷纷扬扬的雪花,去操场上感受雪落的美,鼓励他们品尝打雪仗、堆雪人的乐趣,然后写成作文。夏天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就会乌云满天,电闪雷鸣过后大雨铺天盖地,瓦檐上垂下万千条“瀑布”,地面上溅起无数个“箭头”,这时我就及时拟出不同侧面的题目,让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写下来,学生能不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挥洒成文吗?从写作中得到美的享受,无疑激发调动了学生写作的潜能,丰富了学生头脑,充实了学生写作素材。

六、做好学生的作文评改

首先,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除了要“横向比较”,还要注重“纵向比较”,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他们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其次,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还要注意方法。“精批细改”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教师应该把评改作文当作一次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尽量多批少改,重在讲评。批语针对每个学生,鼓励进步,指出不足;讲评面向全体学生,讲共同的长处,并用商量的态度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启发学生自己去改正。

另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一律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学中发现让学生结对子或以小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兴趣很浓学得过瘾。告诉学生要优先纵观全篇整体批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评改的步骤如下: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择优拿到全班念,师生共同评判,让大家充分发言,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在补充删改,最后由教师择优出专栏或投寄报社。这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搞下去,就不愁文章改不好了。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有效性的研究,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究。但是,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生活世界,是作文教学的本源。

(普兰店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