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霞
前言:今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描述,至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至2020年,年销售收入将达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海洋探索热全盛,发展海工是大势所趋
根据业内统计数据,今年2月份,全球海工装备订单累计成交7+1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平台(包括1座升级)、4+1艘钻井船、1艘FPSO(改装)、1艘LNG-FSRU、1座天然气生产平台、1座原油生产平台、1艘Osrc(改装升级)和40+1艘海工辅助船。从数量上看,2月份成交订单数是2010年底海工订单爆发以来最大的一个月。
近年来,随着陆上资源开采成本上升,资源开采量供不应求,掀起了一股向蓝色海洋进军,开发海上能源的热潮。于此同时,也带动了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景气一路飙升。而我国的海工企业占世界海工装备市场份额,也在日益稳步提高。从各方面看,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已成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国际现状: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正如火如荼,不少造船大国都致力于这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尤其不可忽视的是邻国——韩国,在海工装备业方面的发展。韩国一直走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列。韩国的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现代重工着三巨头,通过近10年的不断积累,凭借高技术、高质量和高附加值横扫世界海工装备市场,奠定了韩国世界第一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的地位。据报道,三星重工2008年前7个月海工设备订单达54亿美元,其中1艘瑞典订购的油气勘探钻井船造价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9.42亿美元。
同样位于亚洲的新加坡的出色业绩,也不容忽视。吉宝集团和胜科海事在海洋工程设备建造方面也久负盛名,技术力量十分雄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改装FPSO市场的占有率都相当之高。
国内现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两家央企依靠技术、人员和资金实力,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主力。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等制造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产品,代表了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以江苏熔盛重工为代表的民营制造企业也是国内海工装备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占据了工程机械辅助船舶等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政府给力,助推国内海工业发展
全球海工装备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近一两年,政府給力助推国内企业向这一领域进军,出台的多部关于船舶、海洋经济等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中,无一不提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其中刚出台不久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规定,我国将重点打造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三个产业集聚区,2015年销售收入均达到4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4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为此,工信部指出,将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以产品、资本为纽带开展联合开发、联合经营,实施强强联合,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支持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与钢铁、石油等上下游企业以战略联盟或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适当延伸产业链,在上下游产业实现战略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科研方面,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装备的研发和创新,鼓励合资成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创建国际化营销和服务网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和企业。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并购或参股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设计公司与境外研发设计机构、知名企业开展合资合作、联合设计。
在资金方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对于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风能工程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研制项目在用海政策上将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拓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探索改进适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资源开发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在政策方面,财政部、工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从今年4月1日起,对重大技术装备、海工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装备和产品目录、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目录、进口不予免税的设备和产品目录等进行调整。
“烫手山芋”or“美味蛋糕”?进入市场制约多多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300亿元,占世界市场份额近7%,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产业区。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也有所提升。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前景看似一片乐观。
因其高附加值的产业特点,国内众多企业纷纷争先恐后地抢占海工市场,想在海工市场的“蛋糕”上分得一杯羹。有专家指出:盲目进入海工市场,必将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到时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会淘汰经验不足、产品质量欠优的那部分企业。海工装备业利润巨大,看似“美味蛋糕”,但实际上要进入这一块市场,有着众多制约条件。高技术含量、生产周期长等,都是海工市场的进入壁垒。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制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另一个是大多数企业缺乏海工业务明确的清晰地发展规划。
例如,国内目前生产的钻井平台,大都是从国外专利引用过来的,自主设计的占的比例很小。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比如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不到20%,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如果我国海工配套业不能实现与海工装备制造业同步发展,中国企业将被牢牢钉在海工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工市场最大的隐患。
另一方面,撇开技术层面,海工装备造价都比较高,有些甚至超过几亿美元,即使是一些海洋工程辅助船,其造价也都远高于同型传统船舶,例如,一个海洋石油981号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其总造价也高达60亿元人民币。这些动辄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平台,不仅需要制造企业有技术水平,还需要企业有很高的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同时,还要克服系统集成度高、工序复杂和建造进度不易控制等难题。而且,获取海工订单实际上非常困难,这一行比造船行业更讲究既往业绩。造船企业必须拿得出以往修建海工的业绩经验,方可接到新海工订单。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对海工业务有一个较为长期的,明确的,可执行的发展规划。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海工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认清现状,明确目标,避免盲目跟风
针对当前海工大热的形势,已进入或准备进入海工装备业市场的企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应对风险,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行业环境和自身优劣,明确目标,避免盲目跟风。
首先,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在市场进入不景气阶段,对海洋装备企业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海洋装备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上。
其次,加大力度进行降本增效。在当前形势下,船舶企业更要强化管理,抓好现代装备模式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更要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再次,是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中介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对船舶工业的信息、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助推企业的发展。
他山之石,看各地海工装备业发展
南通: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业近年来强势崛起,目前已占据中国海工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 上。 南通作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向海工制造全面转型。 在“十二五”期间,南通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达到千亿级规模。目前,南通的相关企业海工订单不断,充分发挥滨江临海优势,瞄准“第一”乘势大力发展海工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全市乃至江苏省沿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杆。以熔盛重工为代表,南通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工制造转型。截至目前,该市 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船舶及配套企业中已有超过25家成功转型为海工制造装备企业,并实现了海工产品的全面覆盖。
镇江: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黄金交汇处,直通东海,港口年吞吐量超亿吨;拥有长江岸 线 27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 87千米,是国家火炬计划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镇江将海洋工程列为未来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着力构建“以海工配套产业为核心,以海洋工程船为品牌,以海工模块和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为拓展,以海洋工程服务业为延伸”的综合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和船舶制造基地,海工企业到 2015 年实现销售 500 亿元。
青岛:去年,青岛市船舶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造船完工量160万载重吨,海洋工程完工量20万标准吨。2012年,青岛市船舶企业将在保证船舶制造和配套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重点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青岛中海油、青岛武船、海西重机等涉足海洋工程的企业,今年手持海工订单预计都将比去年同期翻番。
大连:大连是环渤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节点之一。目前,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STX大连船厂等骨干企业。其中,大连船舶重工是国内建造海洋工程产品数量和类型最多的企业,在国内海洋工程产品设计建造领域最具优势。而大连中远船务则承建了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第一艘万米/深海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大连的海工装备业正全速向前发展。
华南地区海工装备业:下一步如何走?
各地海工大热,华南地区作为国内一块重要的船舶工业制造业区域,要健康、快速地发展海工装备业,最重要的是合理规划和引导。
1、政府推动。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今年实施,“向蓝海进军”的热潮,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无限机遇。除了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以外,华南地区政府应陆续出台一些海工装备业行业发展指导性政策,以确保当地的海工装备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合理布局产业。与传统制造行业一样,海工装备业也需要疏通上下游产业链。华南地区的海工装备业要想获得规模性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立足现有装备工业基础,加强能力建设的统筹规划,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不断完善产业体系。
3、优势企业带动区域产业茁壮成长。发挥中船黄埔造船、广东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深圳)、广新海事重工、以及民营企业代表粤新海工等,这些华南地区知名海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倡导"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该区域产业壮大。
链接:近日,广东省经信委公布2012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名单,其中,珠海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成为该批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珠海市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集中度较高,重大项目优势突出等特点,已逐步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海工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珠海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拥有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玉柴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三一集团海洋重工产业园等龙头项目以及珠江钢管、茂盛石油工程、金虹达港口机械制造等配套项目,已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齐全、技术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中,投资50亿元的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已于2009年动工开建;总投资25亿元的玉柴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已于去年建成投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三一重工过渡基地项目也已竣工投产。
珠海市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在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创新体系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多方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