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生命.力量

2012-04-29 13:17大唐卓玛
青年作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雪域高原线条

大唐卓玛

人类的文化从视觉认知感受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本文化和图像文化两人类。文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更加系统准确地传达和有效地沟通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图像则是人类在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想象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另一种表现与传达方式。

杨瑞洪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浓郁高原气息并富有生命激情的西部影像世界。他用强烈的个人风格语言来抒发情感与思绪,以此来表达他对雪域高原特别深厚的爱,并把强烈的使命感注于他的作品中。他和我们这个自称为“艺术牧民”的艺术群体,常年行走于中国西部的雪域高原,在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中,体味和感悟着生命的纯真。杨瑞洪的作品,将他所有的激情与热爱,注入流畅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中,并予以中国意象式的表达,从而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形成个性鲜明独特的绘画语言。

他的《雪域·高原系列》油画作品,为我们呈现的是雄肆苍茫的高原意象。存他的画作中,你很难发现一丝一毫的犹豫。所有的线条都是那样的狂放不羁那样的浑朴奔放,似豪迈的岷江之水,在画布上无羁无绊地奔泻流淌;冷峻的色彩犹如寒面炙心剑客手中的一把利剑,挥洒自如,极具精准的命中。这种强烈个性在他的羌山系列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让原本难以表达的雄浑气魄在这里化为了错综堆叠粗细不均的线条,浓淡的色彩在这里更是渐次演变,使得画韵顿挫抑扬如羌笛般变幻莫测,且气势磅礴。这种着力于表现生命深度的形式,更强烈地展现着生命的强悍力度。在他的画卷上,羌山之止,岷水之畔,即便是一头牦牛、一丛高原杨,部彰显着高原生命之歌有别于异地的嘹亮。

在色彩静谧的远端深处,有一座高山粗犷地屹立,雄迈的山体因岁月的风霜雨蚀而镌刻着粗壮的痕迹:轰然下落的雪,在山的胴体上杂乱地勾勒出一道道白色线条,形成了山的嵯峨、山的横陈与山的壮阔;而在山的褶皱里,有那么一头牦牛独凸地静默,黑的躯体与山形成相印又相对的色差,其独立大野的身躯,透露着一种坚强与强悍,灵动的眼神传递着一种雄健与不可征服……这是一组刚与柔的对比世界,这个世界总是给我们勾画出一种生命的永恒与坚守。

杨瑞洪的画,让我们透过他的意境看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坚持与坚定。这也是他对高原独有的理解与把握。他用心中独特的色彩与线条,演绎着那片神山奇水的圣洁之美。

雪域高原总是以博大、苍茫、雄浑来展现生命与自然的强大力量。在线条与色彩交会中,杨瑞洪的作品避免了照相式的图像再现,着力追求对高原东方意象的表现。1985年他从金川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在“85思潮”的冲击下,在重庆度过了他艺术生涯最宝贵的四年:1989年从四川美院毕业后,他又毅然回到阿坝高原,并把艺术创作的根深深扎进了高原的这片热上。在近三十年来不懈的追求中,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在东寻西找的探索中,他的艺术生命日臻成熟。这是怎样的‘种坚持啊!而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又是多么的重要和难得!

他常常对我说艺术于他,犹如空气、水与生命一样。他对艺术的执著与探索,支撑并滋润着他长年累月地行走在这片神奇的藏地羌山,使他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精神的高原。我们有理由对他今后的艺术创作充满期待与向往!

猜你喜欢
雪域高原线条
挑战雪域之巅
雪域时光
线条之美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雪域高原
雪域之巅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