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 徐典波
“长乐故事会”不同于一般的“讲故事”。一般讲故事都是人在用嘴巴说,用耳朵听;而长乐的故事会却是用身体演,用眼睛看。从初一到元宵节,整整半个月,长乐人不分昼夜地以巨大的热情进行着一种古老又新奇的“行为艺术”。
可以说,长乐故事会就是比知识、比智慧、比机智、比趣味、比技艺、比热闹、比出彩……总之,“比”,渗透在长乐故事会肌体里,也渗透在长乐人骨髓里。
当汨罗江流经湖南平江地区,一路向西,在智峰山脚下冲积出来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长乐镇。在地图上,长乐镇就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汨罗市东北部,它历史悠久,在南朝时期就有了不小的规模。
说起长乐镇,不得不说到屈原。相传,当年屈原投江死后,遗体沿江上溯,打捞遗体的人们奋力划桨,逆流而上,终于在长乐镇汨江畔打捞到了屈原的遗体。于是,人们便在此建筑了“回龙门”来纪念屈原。而除了回龙门,长乐镇还有许多其他人文景观,比如望京台、望京桥、麻石街等等。其中,麻石街上年年上演的“故事会”,近年来更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故事会开场,麻石街上“两军对垒”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上午,在震天响的威风锣鼓之后,具有悠久历史的长乐故事会便正式开始了。只见麻石街的两端,各有一队踩着高跷、身着古装打扮的人相对走来。这些人里面有的头顶紫金盔,身披黄金甲,手握六沉枪正和四个使双锤的小将“打”得难解难分;有的则身着青布衣衫,腰捆红绸,抬上12乘轿子,轿子上清一色地坐着12个戎装的漂亮女子;还有的上半身化妆成女性,涂脂抹粉,下半身则作老汉状,高挽裤脚,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边挥边舞,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动作……
一时间,锣声、鼓声、车声、人声、鞭炮声通通喧闹起来,人群仿佛潮水一样涌向麻石街中心,远远望去,真有几分两军对阵,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味。而街道两旁,无数热心的观众早已闻声而动,或站在阳台上,或挤在屋檐下……争先恐后等着看好戏上演。这时候,若是发现表演的队伍中有自己的熟人,观看的人则更加起劲儿地鼓掌欢呼,甚至跟着“故事会”队伍游行起来。这些观众里既有本镇的、邻近镇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场面十分火爆。
故事会的主角还有孩子们,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手里拿着各式道具,摆出不同的造型,或者模仿所演故事里的人物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虽然每天都要演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场,而且很多角色不是被凌空架起,就是需要一直站着,十分辛苦,但孩子们依然热情很高,演得很认真,很踊跃。据说,每年参加故事会的孩子都有一百多个,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仅有三、四岁。
故事会期间,每天一大早,孩子们就得起床到指定的地点化妆,换衣服,准备道具,有的还要趁着最后一点时间再练练手脚。家长们也没有一刻闲着,伺候吃、伺候穿、伺候拍照,还得时时留心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表演开始后,大人将孩子扶上表演用的特制的车子,一边叮嘱一边往前走。遇到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忘了动作或者表情,家长还要负责提醒。在2011年故事会的队伍里,有个孩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迄今为止最小的故事会演员陈若。这天,他站在两米多高的车上,肩上挑着一挑坛子,扮演越剧传统剧《卖油郎独占花魁女》中的卖油郎秦钟。不知是剧中本来就有这么一段情节,还是小陈若站累了,当队伍走到拐角处时,他突然撇着嘴哭了起来,显得楚楚可怜。因此人群便更加热烈地鼓起掌来,为他,也为别的孩子们喝彩。
用眼睛看的故事会
“长乐故事会”不同于一般的“讲故事”。
一般讲故事都是人在用嘴巴说,用耳朵听;而长乐的故事会却是用身体演,用眼睛看。从初一到元宵节,整整半个月,长乐人不分昼夜地以巨大的热情进行着一种古老又新奇的“行为艺术”。2010年,长乐故事会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俗价值,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乐故事会起源于唐贞观年间,千百年来每逢太平时节,从正月初至元宵节,长乐人就会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赛。内容主要为历代忠孝节义和民间传说故事,既表现爱憎与忠奸,显示技巧与新奇,也传递友谊和祝福,祈求吉祥与和平。故事会代代传承,早已成了古镇人每年最挂心的头等大事。
而故事会的由来,据说是与“楚人信天”的习俗有关。在古代,每遇灾荒,长乐人的先祖便会在正月,抬着草扎的图腾到汨水江边进行一系列的祭天、地、鬼、神仪式。仪式结束后,人们还要游集、游乡,以此来祈求上苍消灾解厄,锡福降祥。到了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昭示天下,每年上元节时各地都要大放花灯,就这样,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相结合,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长乐故事会。
从内容上看,长乐故事会主要可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此外还配以玩龙(分彩龙、火龙两种)、舞狮、彩莲船等,并且逐渐掺入了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因此故事会也越来越好看,越来越丰富多彩。
其中,地故事由一人或者多人组合而成,只在地上作哑剧表演。如“穿胸官”的故事,便只用一根竹杆,模拟从演员胸前穿过,再由两个演员抬着竹竿做各种滑稽表演。
地台故事又称矮故事,是一种用木料制成平台,由4人肩抬,或置于车上推着行走的表演形式。平台上根据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布景,既有山石、树木、亭台,也有桥梁、船舶。例如《桃园结义》,即布成桃园景象,桃树下设一长桌,桌上陈设香、烛、果、酒。演员则扮成刘备、关羽、张飞,立于案前作盟誓状。
与地台故事类似,高彩故事也是用木料制成基台,由4人肩抬或放在车上推着表演。但高彩故事的基台更高,此外还要用长约数米的圆钢,高高撑起故事角色。如《三打白骨精》,即是由白骨精在下,双手持双股剑向上交叉,悟空居高手掣金箍棒,棒击双股剑交叉处。戏中,悟空悬空执棒端,头下脚上,利用服装、剑棒等道具,巧妙地将里面的支撑圆钢遮住。一眼望去,简直浑然天成,叫人拍案叫绝。
高跷故事则是指用两根长杉木制成,高度从1米(脚踏板距地净距离为准)、2米、3米,最高至4米不等,表演者用布条捆绑于小腿,脚踏于踏板上,徒手直立行走进行表演。那些技艺高超者甚至还能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惊险动作。
故事开场,“翻脸不认人”
在外人看来长乐镇本是一个整体,谁知一到了故事会上演的时节,竟发现长乐人“翻脸不认人”,瞬间变成了上、下市街两个阵营。人们用竹棍往镇里的主街上一量,按街道长短、居民户数确定了一个界点——划分成上、下街两个故事会。其中靠北一头的称为上市街,靠南临汨罗江的一头称为下市街。
同时,人们还对临近村落也进行了划分:如靠北的周、杨、陈、鲁(即大屋周、官门杨、陈家门、鲁家段)诸姓氏协助上市街;靠南的余、王、杜、李、丁、傅、荣家段(即平江王家巷,李家河和丁家河、傅家河、荣家段诸姓)协助下市街,其余乡邻不得参与。
长乐人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划分呢?这是因为长乐故事会的精髓正在一个“比”字上。但究竟比什么呢?
答案是——什么都比。比谁出的故事新、深、奇、巧,使对方忍气吞声,使观众捧腹大笑,这是比知识、比智慧、比故事内容。若是肚子里没点存货,这时候就只能干瞪眼儿,到处抓瞎了。所以平时书是一定得好好念的,三国、水浒、西游,封神、说唐、说岳等,长乐镇每人都得能说出点道道来才行。因此几百年来,长乐故事会比出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仅是今天人们知晓的就有数百种之多。
而且,一台历史故事往往有几个历史人物,这些人姓甚名谁,身上穿什么,头上戴什么,手中拿什么,勾什么脸谱,是站是坐,是跪是卧,胡须是青是白,是长是短还是吊口,都有准确规则,一点儿也马虎大意不得。如果有错,一旦被对方发现,马上就给你“立竿见影”扎一台同样内容的故事,帮你“纠偏”。有时还挂上“打假”的牌子,出你的“洋相”。
此外,长乐故事会还要比谁的故事造型扎得好、扎得妙,这属于比技巧、比形式。有时候,一方眼看不能以内容取胜了,就在形式上下功夫。比如,踩高跷就比高度,你5尺、他6尺;你6尺、他7尺的一直往上攀,有时最高竟达到了一丈二。还有的利用科技手段,扎得更离奇古怪,通过吸引观众眼球出彩。
当然,你的故事造型扎得再好,但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就没意思了。所以每一次故事会开始之前,上、下市街双方都会派出暗探,四处打听,窃取对方情报。对长乐人来说,“救故事如救火”,战机是断不可延误的。只要是故事应急需要,谁家有什么就该主动奉献出来。剪了新蚊帐做服饰,拖了盖房子的杉木条做高跷,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只要用得着,什么都可以拿。据说,曾有个开铺子的商人熊吉星,因为太喜爱故事了,有一年,遇到故事会比赛时缺东西,他总是随口就说“还不快买去,钱算我的”。等到故事会结束一结账,张三说什么东西他答应出钱,李四也说什么东西他答应出钱。结果,一个旺铺面也给故事会拖垮了。但熊吉星却因此成了长乐故事会里的英雄人物,为后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长乐故事会就是比知识、比智慧、比机智、比趣味、比技艺、比热闹、比出彩……总之,一个“比”字,渗透在长乐故事会肌体里,也渗透在演故事的长乐人的骨髓里。
如果说“商场无父子”,那么在长乐故事会里,无论街上街下,还是场里场外,你会发现,他们也是不讲“父子”、“兄妹”之情的。那些因父子分家、小妹出嫁等情况而分属了上、下市街的大家庭,只要故事会一开始,纵是父子、翁婿,无论多么亲近,也都得视同“敌我”,彼此之间必须对各自准备的故事内容高度保密,各为其“主”。长乐人说了,“最亲亲不过故事”。不过,长乐人在故事会里比来比去比了几百年,也没见比出矛盾来。反而上市街、下市街越比越亲,越比越团结。
每逢故事会开场,你会看到,这些昨天还在地里劳动、街边经商、学校读书的长乐人,随着锣鼓声一响——脸一抹,彩袖一飞,便入了戏;然后,突然妆一卸,戏袍一脱,又出了戏,在爆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迎来结结实实的生活。而当他们回头再一琢磨,这半个月来不分昼夜在麻石街上上演的,轰轰烈烈又如痴如醉的故事,似乎比《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还漫长、还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