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卢卡: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

2012-04-29 00:44蔡琴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2期
关键词:卢卡丝绸展品

蔡琴

深秋的意大利古城卢卡,满地的落黄和斑驳沧桑的古建筑,叠加成美妙的图景,而来自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展览——“从杭州到卢卡: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更是这浓浓秋色中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线。展览通过来自中国的丝绸、意大利当地出产的丝绸、意大利收藏的中亚丝绸以及相关文物的共同展示,勾勒出当年丝绸之路上的繁盛情景和两国之间交流的盛况。

虽然展览规模不大,投入也不多,展品不过100多件,而且大都是仿复制品;虽然要收7欧元的门票;虽然卢卡只有不到10万人口,也鲜有外地游客;虽然意大利是时尚之国,意大利人以高品位的审美眼光著称于世,但是,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并且赞叹不已。

古老的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永远的话题

从河南荥阳青台村、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丝织物来看,中国丝绸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当之无愧是丝绸的故乡。从商、周织造出比较精细的染色提花丝织物起,经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的丝绸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又把中国丝绸传遍全世界。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武帝时,中国商队或西方商队用骆驼和骡马驮着大量丝织品,由长安出发,经敦煌西出玉门关,开始艰难的长途跋涉,路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沙漠,跨越终年积雪的山岭,来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繁荣阶段。当时的欧洲正是罗马帝国时代,处于奴隶制社会鼎盛阶段。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罗马文化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丝绸之路在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丝绸之路带来了中外交流的长期繁荣,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西方,把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人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古老的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繁荣的丝绸贸易之路,它犹如一座桥,将古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文明联在一起。特别是从宋元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明代,欧洲的商人尤其是意大利商人,通过丝绸之路直接来到中国购买生丝、绸缎、漆、翡翠、香料以及其他商品。回国时,商人们不仅带回了这些产品,而且也带回了他们在亚洲大地上的众多见闻和古老的东方文明。13世纪时中国丝绸纺织技术已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出产的丝绸上可以看到明显的中国影响。甚至到了15世纪末,直接模仿中国图案成为了意大利丝绸生产作坊的风尚,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丝绸生产国度也藉由丝绸之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丝绸之路虽然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带来的精神性影响,是永远的话题。东西方的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不仅互有收获,带来经济上的繁荣,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碰撞、理解、尊重、进步。面对“丝绸之路”这个话题,想到我们各自祖先以生命为代价共同缔造的互通有无的交流方式,各种肤色、各色人等或许都会有一些启示掠过心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借鉴,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需要理解和尊重,多元化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才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此次展览的举办,不仅对于宣传我国古老的丝绸生产技艺和文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增进中意两国间友好往来和合作也有着可以预期的意义。

杭州的卢卡的,谁能辨识他乡与故乡

丝绸和丝绸之路对意大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选择在卢卡举办这一题材的展览更不同于其他地区。杭州和卢卡分别作为中意两国的“丝绸之府”的悠久的丝绸文化的历史积淀,为展览的成功举办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距今4700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南宋时杭州设有织造府和织染局,专门管理丝织、印染,当时“都民士女,罗绮如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13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有着大量的绫罗绸缎。经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介绍,杭州丝绸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声誉雀起。明、清时期,官府在南京、苏州、杭州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即著名的“江南三织造”,因而进一步推动了杭州丝绸业的发展。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兼有独树一帜的丝绸文化,向称“丝绸之府”。意大利人对杭州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马可波罗之后,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卫匡国被派遣去中国传教。卫匡国出生于意大利特伦托,本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1643年,29岁的马尔蒂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杭州。卫匡国往返于欧洲和中国之间的三次航行耗费了他48年生命中宝贵的11年时光。卫匡国撰写著作、绘制地图,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引入了欧洲。1661年6月,卫匡国因霍乱感染在杭州病逝,安葬在老东岳大方井天主教墓地。卫匡国墓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石板路通向坐东朝西的墓室,墓室穹隆形的墓顶上竖着十字架,墓室前有中国式的石制牌坊,正面刻着“天主圣教修士之墓”,背面是“我信肉身之复活”,墓碑上题“天学耶稣会泰西受铎德品级诸公之墓”,刻着六位墓主的姓名、国籍、生卒年、来华年份。卫匡国位列其中:“卫济泰先生,讳匡国,圣名玛尔听(得玛尔定斯),意大理亚国人,于崇祯癸未年入中国,于顺治辛丑年五月初六日卒,享年五十五岁(卫匡国享年应为48岁)。”杭州可以说是卫匡国的另一个故乡了,意大利人说起卫匡国就会联想到杭州。1985年,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成立了马尔蒂诺·马尔蒂尼即卫匡国研究中心,从拉丁文翻译的《卫匡国全集》的意大利文版和中文版也相继出版。本次展览的承办单位之一就是意大利卫匡国研究中心(Martino Martini Centre of Studies)。

卢卡是意大利中部城市,早先曾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居住地,公元前180年被罗马人占领,后来也是文艺复兴的重镇。卢卡丝绸工业的繁荣开始于11世纪和12世纪,这是由于西西里人、犹太人和希腊人移民到了意大利南部、中部的许多城市,带来了纺织技术。同时,随着东方国家里许多意大利贸易站的消失,中国丝绸的进口急剧下降。为了满足富人和强大的资产阶级对奢侈织物的需求,卢卡、热那亚、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开始大规模生产丝绸并向欧洲所有地区出口。丝绸贸易使卢卡成为中世纪的一座名城,14世纪卢卡的发展到达顶峰,是全欧洲的丝绸重镇和意大利纺织中心,至今城内仍保留有当时炼染、缫丝作坊的遗迹。在拿破仑的铁蹄来到之前,卢卡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后来在波旁皇朝的统治下,直到意大利统一。1877年后,卢卡就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如今的卢卡,被建于16、17世纪的古城墙包围着,古建筑保存非常完好,城里有艺术气氛浓厚的广场、大教堂、美术馆、博物馆……古城卢卡与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天城”东方蚕桑之地、丝绸之府的杭州,在内在的精神上十分契合,堪称东西方丝绸之苑中的“并蒂莲花”。

卢卡同时还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故乡,著名的《托兰多》,是意大利歌剧中唯一以中国为背景写成的作品。普契尼收集了许多中国民歌作为谱曲的依据,并多次引用江南民谣《好一朵茉莉花》的旋律。在小城中漫步,或在广场周边的咖啡座小憩,不时有优美熟悉的中国旋律从耳边拂过,使我们备感亲切。同样,卢卡的观众看到来自中国杭州的丝绸展览,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静态的动手的,多元展品打动观众

因为丝绸材质的特殊,出土和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物十分有限,而与意大利或者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更是少之又少。中国丝绸博物馆1992年成立以来,收集、抢救了大批珍贵的中国丝绸文物,其中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众所周知,丝绸文物的展示需要非常好的温湿度条件,同时频繁的运输也不利于丝绸文物的保护。为了能选到合适的展品,既保护好珍贵文物又不影响展示效果和展品的解释力,策展人员积极开动脑筋,从各种门类的复制品中遴选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展品。此次展览中国丝绸博物馆共提供30组/38件展品,其中仿复制品19组/24件,模型及机具等11组/14件,除了一件清代织机为原物外,其余都是仿复制品。展品以不同方式的整合,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从而演绎出不同的历史图像。策展人将零散的展品串连在一起“从卢卡到杭州: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的文化系统中,进行综合阐释,构筑关于宋元以后中意文化交流的记忆。

丝绸面料、服饰;书画卷轴、长卷;明清家具、摆设;唐三彩立俑、驼队;古老的模型织机、织具等中方展品与卢卡市政厅提供的14世纪的图书文献、意大利和中亚丝绸服饰以及织机等一批展品交相辉映。意方策展人阿尔多把笔者拉到展示卫匡国绘制的地图的平柜前,激动地说虽然这幅地图有很多不确切之处,但这确实是当年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工具,卫匡国用自己有限的地理知识努力地让意大利人知道,中国是多么博大、多么美好!在这些文献中,还能看到贴着实物面料的当年卢卡生产的丝绸样本。这些图书文献虽然本身并非丝绸,但是紧扣展览主题,却成了本次展览富有意义的展品。

分别来自中国、意大利、中亚的织机展示和表演成为展览中的又一亮点。首先织机带有各自国家的风格,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繁或简;其次三组表演者来自各自的国家,肤色、头发、面容各不相同,她们穿着带有民族风格的服装。观众在观看古老纺织机现场操作的同时还可亲自操作纺织机,体验传统工艺的乐趣,使自己饶有趣味地成为了展品的一部分。

原状的绚烂的,展览语境穿越时空

对参观个体来说,好的展览让人流连忘返。作为展览关键部分,展厅设计始终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观众走进展厅第一眼看到的总是精心布置的总体形象,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展品。研究显示,观众即使进入展厅后,大概也只有几秒钟去观赏一个展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们无法了解创作者和阐释者对展品所付出的一切。博物馆展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把代表藏品深度和广度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观众?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观点认为展品不仅仅针对古代文化遗物时才具有某种正确性即它们原来与现场的血肉般的联系,在博物馆中为了适应变化着的需要,展品可以恢复自己的现实功能。

“从杭州到卢卡: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展厅设计师围绕着展览的人文主题,尽各种努力让历史重现,让展品变得有生命,让无形的文化遗产变成可见可闻甚至可触摸的东西,最终传递人文主题的精微和深度,使展览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首先是展场,选择在市政厅所管辖的一所13世纪的古建筑里面。据说房子的主人靠丝绸起家,可能和那些掘得第一桶金的土老板一样,他在城里造了最高的塔楼,以示富有。这个塔楼叫Torre Guinigi,虽然当年是为了和人斗富,但是历经沧桑,在小巷的深处,在掩映在绿树下面,显得十分静谧。展览安排在二楼的5间房间内,房间的面积都不大,每间不超过100平方米,房间的格局、装修完全是原状。在这样的空间里搞展览的确非常不容易,那些斑驳的墙面无论怎么都与华丽的丝绸不搭。设计师最后用各种主题纹样的丝绸面料作为垂幔、挂帐、门帘,每个房间根据展览内容的需要,各不相同,丝绸唯美的场景被烘托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一进展厅就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展览语境能够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认同和联想,让人们驻目、驻足、驻心。

而且,从文物保护角度看,真丝不仅具有吸湿、放湿性能,还可调节室内温湿度,并能将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吸掉。用真丝装饰品布置房间,不仅可以使屋子纤尘不染,而且能保持室内安静。这与动辄大拆大建、涂料气味难以散尽相比,更加节约、更加环保,对观众和文物来说都更为有利。

与此同时,设计师还采用影片播放增加展览的感染力。如此之小的一个展览,先后有7个片子在展厅播放,这在我所参观过的其他展览中极少看到。影片的播放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有顶部的、侧面的,这两种形式是为了造势,增加展场气氛。有展柜内的、展柜外的,前者是辅助解释展品,后者自身就是一个展品。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的《丝绸之路》在中方相应的展柜内,辅助说明丝绸之路的概况。在中国清代织机表演厅,一个镜框状的显示屏搁置在一个斑驳的中式低柜上,仿佛是居家的陈式,显示屏里滚动播放着动画片《蚕宝宝的一生》。最后一个展厅布置成一个影院的样子,大屏幕播放着反映卢卡丝绸历史的纪录片。这些片子不仅从形式上丰富了展示的手段,从内容的选择上,也正显示了博物馆对相关历史片段的重要性的看法,而影片中今人对前人创造的文化进行评说,如同一个成人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或少年情怀,使观众对展览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和理解。

当走出展厅,从走廊的后窗往外望去,就是一座罗马时代教堂的后院,院子里面显然已经封闭很久,斜阳中,草深没膝,有点凄然。这时候正好赶上敲晚钟,悠扬的钟声,让人顿时产生穿越时空的感觉。

从杭州到卢卡,这条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其实并不遥远。它连接了古人与今人,连接了东方与西方,连接了两个世界,而这种连接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文丹)

猜你喜欢
卢卡丝绸展品
轮椅上的“大明星”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丝绸情调
CCMT2016展品预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