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2012-04-29 00:44:03刘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代沟品德课思想品德

刘霞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6-01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激发出内在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的艺术,可以精心设计一个问题复习旧知识加以导入,也可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新知识,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理解了“爱国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发展是硬道理》时,我用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一句台词“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导入,引出“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容。经过教师的精心备课,语言组织富有条理、问题设计恰到好处,那么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穿插时政,引发兴趣

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离学生的理解水平、生活实际较远,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错误认识,造成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难以搞活、难以开展的现状。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电视、网络、报刊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料,随即记下,备课时信手拈来。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资料,适时穿插时政教学,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热情,也能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例如,在讲《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一内容时,可以穿插国庆黄金周我国游客旅游时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北京某公园游人抢摘公园柿子等,结合“八荣八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评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这一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观看新闻联播中“红色记忆”的内容,特别是结合长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适时有效地穿插时政教学,学生不仅不会觉得上课闷,反而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逐步改变思想品德课教学给人内容空洞、枯燥无味的印象。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再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与父母平等沟通》第一框题《跨越代沟》时,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找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尝试着从父母的立场来想问题,掌握沟通的一些技巧。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播放了黄宏和蔡明的动漫小品《追星族》,然后提问:“小明的烦恼是什么?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烦恼?”当学生作出“代沟”和“有”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平常生活中,自己和父母在哪些方面有代沟?”在同学讨论、回答后,我简要地从穿着、花钱、看电视、交友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代沟的一些表现。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小时候,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很好,为什么长大了,矛盾会越来越多了呢?”在学生回答“因为我们和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后,适时指出代沟是正常现象,我们完全可以跨越代沟。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怎样跨越代沟?”请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做法中来讨论这一问题。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体会了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恩的心态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既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在《尊敬我们的老师》一课中,有“应该怎样对待老师”这个问题,我先给学生创设了三个情境:一是上课时一位同学问我问题,老师以为我们在说题外话,批评了我……二是试卷上有一道题目批改错了,给老师看时,老师却说:“是你自己改的吧?”……三是上课时,我发现老师的解题方法不是最简单的,我有更好的办法……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品的即兴创作和表演,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场景中自如地发挥着自己的表演天赋。通过上述情境的设置,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本中的“尊重老师”、“有了问题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活跃课堂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代沟品德课思想品德
80、90、00后,年度代沟调查
意林(2021年22期)2021-11-26 19:30:5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聆听爱的声音,让代沟化为无形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04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6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44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08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选择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