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 00:44:03王春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原理

王春玲

【中图分类号】G6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2-01

新课改后的政治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很多分析原因的探究活动,这些原因如果运用辩证法的内外因原理解释,学生会更容易分清主次原因,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规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学透教材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将大有好处。

一、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外因关系与注意事项: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三,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反对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忽视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外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外部条件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应用:

(1)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内外因的区分是就具体事物而言的,是相对的。(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自身的内在根据,归根到底决定着事物发展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政治教材中的应用

1.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新时代的劳动者》 这一节课我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扩大就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学生分别从三个角度(党和政府、劳动者自己、企业)回答,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哪一个原因是最重要的,学生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这时我引用了内外因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党和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应努力生产,增加就业岗位,但只有劳动者个人观念的转变才是能够就业的最重要原因,是事物的内因。我又进一步升华,一个人学习好坏是否健康成长与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但更起作用的是他自己。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一节课,在讲到我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时,引导学生分析:

a.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好国家的自身建设,要依靠自己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内在因素,这是内因,是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的关键。

b.同时也要利用外部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验、现代管理方法和一切优秀成果,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外因。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中提到,如何加快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键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这才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内因。而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法律保障,及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这些都是外因,并非关键。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中第98页探究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讲到这个问题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意见也不统一,这时我利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解释,人民渴望是内因,核战争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都是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人们的渴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文化生活》第五课涉及到文化创新的途径,其中的途径之一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就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海纳百川”。但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我国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根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29:46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选调生成长速度缓慢的外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17:04:08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机电信息(2015年3期)2015-02-27 15: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