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某个周五,我碰巧在中城赴了三个商务约会,和“混迹”于曼哈顿商业圈的各色人等聊天,听他们说说如何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资本游戏场。三场约会的场所迥异,但就在这几十个街区组成的小块区域,三种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昭显。
中午十二点,第一个约会安排在第六大道和44街附近的一家法国餐馆。这是我的一个学长,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在纽约的一间基金公司做亚洲股票交易。他匆匆而来,衬衣外面套着简单的V领灰色毛衣。周遭有点吵闹,餐馆里来的都是附近的上班族。
他放下手表,说自己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还得赶回去做报告。他戴着金丝边眼镜,却遮不住黑眼圈。由于做亚洲股票交易,他不仅白天上班,晚上几乎也需要和亚洲市场同步。
“我们的研究团队很强,大家都是看基本面,做个股的长期研究,因此投资收益率还不错。”谈到工作,他就像一个超级合格的销售员。他是典型的在纽约打拼的中国人,名校毕业,跻身金融圈,并利用自己的背景优势做和亚洲或者中国有关的业务。
尽管金融业收入占据高位,但税费的增加和曼哈顿的房租价格,也加重了年轻人的负担。因此,正式的餐馆用餐仍属奢侈。两个街区开外,42街的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更多年轻人在这里解决午餐:买一个三明治加杯咖啡,坐在开放式的公园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短暂地享受一下。
午饭后,我沿着公园往东,走过纽约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再转到41街。在Café Zaiya,见到了我第二个会面对象:受雇于一家中国概念股票的财务总监。这个叫做Café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熟食店(Deli),提供三明治、汉堡、披萨、汤面、咖啡饮料等东西。
我们点了两杯咖啡,坐在靠窗的位子聊起来。他最近有点烦恼:中国概念股票在北美资本市场失去公信力,他所在的公司股票在场外交易(OTC)中价格已经跌到0.40美元,并且鲜有任何交易量。他最近拜访了几个投资人和分析师,但对方没有表现出任何投资兴趣。
他两次约我都是在这类的Café,很实惠。不过实际上,这里不是一个适合做商务谈话的地方,来来往往的客人太多,地方也略微简陋。如果你喜欢尝试各色的美食,并不介意听到周围人的交谈,那Deli是很好的选择。
晚上6点,赶赴下一个约会。我顺着第五大道走到洛克菲勒中心,再左拐到53街一直走,过了一会儿到了约好的那家海鲜餐馆。这家餐馆坐落于第六大道瑞士联合银行(UBS)大楼的旁边,地理位置良好。周末的晚上,许多正式的商务宴请和会面在这里进行。和一般商务宴请明亮的环境不同的是,这里的光线暗暗的,装饰风格有点像酒吧。
来人是国内一知名企业在美国做地产投资的负责人,邀请了不少纽约金融圈的记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企业看准时机收购了不少房地产,并派人过来维护,并进一步打开北美市场。于是,近年来从国内直接来纽约开拓的中青年群体数量猛增。他们仍然保持着国内的习惯,宴请的食材十足,不喝酒不尽兴。往周遭看去,都是穿着西装或小礼服的男男女女,想必是下班之后,换了套衣服就前来赴宴。实际上,对于这边大部分做投资生意的中国人来说,社交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觥筹交错之后,一行人安排了K歌环节。乍听之下,我哑然失笑——还没有见过如此执着地保持着国内生活习惯的人们,他们融入纽约的同时,也在提供这座城市一个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