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素红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生的朗读课?
一、正确认读,养成习惯
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曾对此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就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朗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顺应了部分学生好动、多动的生理习惯。
二、熟练朗读,掌握节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读清晰。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然后准备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不同。熟练朗读一定要跳出第一步——正确朗读的桎梏,由单个的文字换位到整篇的文章。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开头难读,所以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这就会加大读的次数。朗读量的加大,必定会引起质的变化,即对隐藏在文字背后精义的理解以及以后对其它文字的理解。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再帮他们标出重音和节奏,然后让学生分组试读,大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掌握节奏,演绎抑扬顿挫的和谐美的音韵。一篇诗词的含义,就会在学生反复地、大声地朗读中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学生的嘴边,就自然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人的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就会让学生思维活跃,慢慢悟其真义。
三、感情朗读,体验情境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熟练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学、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这也就是小学语文课本读定例话中要求学生试着做到“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在那么多的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中领悟到作者所能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去朗读呢?
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思索,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含蓄的感情,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如在读“山”,便会想到山之巍峨雄壮,在读“海”时,便会想到海之博大深邃。因此,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使人物的姿态、衣着渐渐地鲜活起来,使语言与形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动情地朗读,激情的背诵、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就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的人物形象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责任编辑付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