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员
“我走遍了世界,在这里看到希望。”德国专家朗格教授认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治沙成功经验应该与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分享。
1984年,西德专家朗格教授访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到治沙现场看后,他不无感慨地说:“我走遍了世界,在这里看到希望。”
朗格教授说的没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中国起步最早、研究内容与资料最完整的综合治沙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干旱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011年初冬,笔者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领导的陪同下,采访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干旱国家和地区治沙的典范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处西北干旱区的甘肃省又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然而,尽管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导致土地沙漠化仍在继续,甘肃省的民勤等地区仍绿洲点点,风光无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甘肃的治沙就引起了国外的注意。西德专家朗格教授到甘肃治沙绿化现场考察访问,他看后不无感慨地说:“我走遍了世界,在这里看到希望。”朗格教授当场就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治沙成功经验应该与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分享。
1993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开始承担中国治沙技术的对外培训与交流任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中国沙漠治理技术国际培训班”和“发展中国家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国际培训班”26期,63个国家的6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来自五大洲,尤以沙漠分布较广的中东地区国家和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的学员居多。培训班根据学员要求,安排了“中国的荒漠化及其治理成就”、“甘肃的治沙理论与实践”、“中国不同地带固沙模式”、“沙生植物的育苗技术”等课程。培训班还安排了实践与考察,让外国学员到现场观摩和操作,使他们充分了解与掌握中国的治沙技术。
一位非洲学员说:“各个国家都有许多治沙技术和方法,唯独在推广这一环节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治沙事业中,中国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学员们普遍认为,甘肃治沙之所以成果显著,除了治沙技术先进、多样化外,政府进行全民动员、促进全民参与的办法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具有中国特色,值得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学习。
与此同时,治沙所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国际合作,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选派人员赴美国、新西兰、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参观访问,学习国外在草场管理、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为本省和兄弟省市区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农民25万人次。
技术品种引进、吸收、创新为荒漠地增添了绿色
治沙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为荒漠地增添了绿色,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引进美国的“3D控尘乳胶剂”,在甘肃省玛曲高寒草地沙化治理中应用;引进澳大利亚比乙烯公司的化学固沙材料液体生态地膜、化学固沙剂,新型尼龙网沙障和塑料沙障;引进马来西亚STABLE-WIN公司生产的生态垫,在民勤治沙站和青土湖建立了固沙示范样点,效果都很好。
引进和推广植物良种:引进绵毛优若黎、沙漠葳、四翼滨藜、毛刺火炬、狭叶景天、毛刺槐和沙樱桃等植物,并推广到甘肃省的民勤和定西等地、新疆的吐鲁番与和田、云南的元谋等地区。引种筛选出以梭梭、沙拐枣、花棒、毛条和新疆杨等为代表、适合不同地区类型特点的一大批固沙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树种。
与以色列持续农业专家咨询组合作,推广以色列的温室滴灌、渗灌、微喷灌和高效生产升级技术,结合我国地膜覆盖和地下衬膜技术,进行节水和沙产业技术开发,开发适应我国干旱区的节水技术,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示范推广。
通过澳大利亚免耕技术研究专家指导,针对性研究了干旱区灌溉农业的耕地免耕技术,在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建立了示范地。示范结果说明了土地免耕技术的迟效性和相对优势,改变人们对土地耕作的认识。
治沙所与当地各级政府合作,建立了民勤西沙窝、高台黑河北岸、安西北桥子等6处治沙或荒漠化综合防治样板。在这些样板的示范带动下,荒漠化防治技术在全省得以大面积推广,并辐射到了其他省(区)。推广治沙造林面积5.2万公顷,治理沙害5.5万公顷,保护农田46万公顷。
近些年,治沙所先后在民勤、临泽、景泰治沙站等地建立了草产业示范基地,与地方协作推广了“兰热莱恩德”、“德国大叶”等紫花苜蓿品种30万亩,推广小尾寒羊等优良草畜品种8个,有效地改变着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其中,在引进、借鉴、吸收国外围栏圈养技术的基础上,创新了小尾寒羊舍饲养滚动养殖技术,这一技术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绿色银行”模式加以推广。
引用三倍体毛白杨、枣树、四倍体剌槐及常绿树种樟子松等建立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民勤治沙站建立了樟子松防护林示范基地。将机械沙障与植物种植结合起来,筛选出了“黏土沙障+梭梭”、“草方格沙障+梭梭”等配置模式。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沙生植物油蒿、梭梭、柠条等被一致认为固沙效果非常好。它们不需要很多水、很多养料,却能把根深深地扎入沙中。
研究、开发沙葱、沙米、甘草和野生花等旱区沙区主要植物资源。其中沙葱一项惠及了千家万户。传统的野沙葱,个头儿小、纤纤瘦瘦,味道苦涩。而经治沙所多年的培育后,长而粗壮,不仅起到绿化固沙作用,还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菜肴,被誉为“蔬菜中的灵芝”。
60多年来,甘肃治沙所共取得研究技术成果253项,获科技奖励83项,其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3项;发表论文1834篇,出版专著22部。筛选出30余种沙旱生植物,形成了成熟的育苗、造林技术,在我国干旱区的风沙治理中广泛应用。攻克了一T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治沙提供了理论和思路,以科学之力阻挡着沙漠的進逼。
荒漠地里的人和事
在甘肃不少沙漠边缘,常年奋战着一群与自然抗争的人,他们中除了当地人外,还扎根着一班科研工作者,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辗转在不同的沙海之间,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治沙。
所长刘世增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风沙第一线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获得众多治沙领域研究奖项和荣誉。工会主席刘生龙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治沙所,参加接待了1978年首批5名日本考察团成员,曾获共青团中央“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甘肃省“植树绿化先进个人”称号。
“不喜欢就干不好,干到一定程度就离不开。”贺访印说。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他常常到大漠深处或试验基地观测研究。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一趟又一趟地穿行在沙漠中。18年来,他走遍了河西走廊风沙线上的重点沙区。
面对防沙治沙的严峻形势,治沙所的技术人员知难而上,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工作。该所自成立初始就一
直坚持风沙记录,越是黄沙漫天、狂风呼啸,科研人員越是追着风口跑,六十年如一日,他们为中国的风沙研究留下了完整而宝贵的资料。
有时候一连数天奋战在野外,职工们只好在地下挖的地窝子和帐篷里住,一旦晚上刮起风来,经常是沙子钻到被窝里。当地老百姓曾经开玩笑说治沙所的人:远看像个挖煤的,近看像个放羊的,一问才是个栽树的。还有的说:治沙人员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大家不畏风沙严寒,几乎跑遍了整个风沙区,艰苦的环境下磨炼出了一批批治沙勇士。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1959年成立,研究队伍的专业门类齐全,结构配置合理。现有科研人员124人,其中学术带头人10余名,中、高级研究人员70A(研究员20A,副研究员包括高级工程师31人),硕、博士52名。另有特聘专家14人。他们是中国防沙固沙、进行绿洲保卫战的中坚力量。如今,治沙所职工先后换了多茬,但防沙治沙的顽强拼搏精神就像他们脚下的绿色一样,一直在荒漠深处延伸着。
民勤县和敦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治沙工作形势严峻,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从2007年以来先后多次作过重要批示:“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绝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为此,刘世增所长说,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治沙工作极为重视,几乎进行防沙治沙全民总动员,不信敦煌变楼兰。近年来的治沙法已得到了世界治沙界的认可。在民勤县还建立了“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长效机制,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治沙的队伍中。中国的治沙技术已得到了世界治沙界的认可。
作为引进国外智力的部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表示,要一如既往地积极配合治沙所,引进国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优良植物品种,固沙绿化,保卫家园。
历经60年、几代人的努力,在防沙治沙机构的演变过程中,甘肃治沙研究所和下属的几个站成功地研究出了许多有效的治沙办法。他们除展示在甘肃民勤治沙试验站和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外,已大面积推广到西北及内蒙古等6省(区)沙漠化严重区域。
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让无数旱区沙荒地镶上“绿”边儿,建起了防沙带后,风沙不再轻易过“界”,不少沙丘周围长出了一丛丛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