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速度

2012-04-29 00:44百里
软件工程 2012年2期
关键词:企业

百里

无论对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来说,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就是“创新”。 熊波特在1912年从经济学的角度首先提出“创新理论”,因而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经济生活发展过程就是实现新的组合,而且在竞争的经济中,新的组合意味着竞争性消灭旧的组合。仔细想想,创新给我们创造了资源,又给我们创造了需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的一种基本功能。但是其并非是独立的,不限于工程或研究部门,而是延伸到企业的所有领域、所有部门、所有活动中。创新的真谛是满足客户需求并创造新价值。

现代社会已进入快餐时代,生活中主张谈8分钟的恋爱、闪婚……没有人愿意用大把的时间去阅读杂志,只是在地铁里面翻翻报纸、看看微博。在创业的过程中,包括华尔街在内,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成立“快公司”,从而实现快速致富。人们在寻找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流程、市场和商业模式,然后在上市或者被收购之时,赚得盆满钵满,而像乔布斯、马云那样真正做事业的人已越来越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充满竞争,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就是创新。或许我们正在经历着从规模经济到速度经济的转型,规模经济解决的是价格问题,速度经济解决的是渠道问题,而“创新”却是不可回避的永续话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基业长青的重要精神力量,但是其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应更加注重发展企业执行能力,而并非把赌注单一地押在创新能力上,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现在很多企业不断投入资金参与专利争夺战,最后往往两败俱伤。文明的成果得不到充分分享与利用,只能束之高阁。在引进国外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有时企业家妄言中西合璧、定制研发等创新建设模式,但是往往不能汲取国际领先经验,反而水土不服,最后无疾而终。

现在,创新是一种街头巷议的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苹果已经因为其出色的创新能力而享誉世界,乔布斯也成为了创新英雄。在企业的各个阶段都能发现创新,正如制订企业的战略可以从它的价值链中寻求帮助,可能是设计上的创新、资源配置的创新、营销策略的创新等等,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能够成功。将IT拟人化最为合适,谈起IT的“急脾气”与“慢性子”,同样的创新产品,有的公司可以快速推出,出奇制胜;有的公司就必须“磨洋工”,等待时机。比如在苹果iPad推出之前,微软创新发布了平板电脑,由于当时对硬件要求过高,操作习惯有别于传统电脑且并不方便,用户不适应,落得个叫好不叫座的下场。而乔帮主则在平板上大做文章,终成市场的大赢家。星巴克曾经就摒弃了与电信公司、唱片公司合作发展创新,回归咖啡事业本质,也创造了反败为胜的佳绩。

中国企业要懂得成功创新而不是快速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中国过去企业发展的反思,中国制造的过程通常是“模仿”、“效率”、“机会”、“抢资源”,而中国创造恐怕离不开创新。企业同时推出太多的产品创新,会令最优的创新得不到最好的资源,因而削弱其发展的势头,导致每件产品都会不必要地延长成长时间。新产品的推出时机选择不当会让一切准备工作都白费,尤其是对资金与资源本就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甚至会让它们就此一蹶不振。这方面失败的案例非常多,尤其是民企,由于其决策系统不完善,创新的结果或者影响适得其反。我们需要寻找持续与创新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确保创新的成功,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成功的创新必须是能在技术、性能或质量上比竞争对手或自家先前的产品(服务)做得更好,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创新的风险也无处不在。曾有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技术创新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全球金融资本增长的速度,而华尔街仍然被当作是财富增值的最佳处所。因而,大量资金在缺乏有效投资目标的情况下,购买了人为制造的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了过高的泡沫,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

我们回忆一下,1901年12月,意大利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人伽利尔摩•马可尼在英国与纽芬兰之间实现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革新了通信方式。100多年来,人类通信方式的变革日新月异——从电报到电话,再到手机、互联网……当下,微信等将语音、文本集成的方式又成为了最潮的通信方式。这些创新带给之前风光一时的产业有些是无法逆转的重创。

虽然创造未来的风险极高,但不创造未来的风险更高。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不断学习,将未来小概率事件做到成功!或许,这就是对创新最好的诠释。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