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卫芳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活”数学呢?
一、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使之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 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 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平行”这一课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单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猜想:如果让蚂蚁与蜗牛赛跑会怎样?学生非常有兴趣地看了多媒体的演示,蚂蚁先到达终点,并且认识到如果把蚂蚁与蜗牛的行动路线近似地看成两条直线的话,这两条直线是永不相交的,从中体会了平行的涵义.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最终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对,数学即生活. 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爱数学.
二、适当取舍教材,使之生活化
我们一直在讲,要用“活”教材,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课总是跳不出“以本为本”的框框,对教材中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不加工也不改造,原原本本地搬进课堂,课堂教学设计没有现实感,学生无法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深刻意义.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是教师的业务权利. 对于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来取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真切地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 例如苏科版数学八上3.1节“图形的旋转”中,一开头出示了摩天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旋转现象. 摩天轮对于许多农村学生来说充其量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少有学生亲自体验过,如果把这个内容拿出来,又能有几名学生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用多媒体演示钟的时针、分针的转动,开着的电风扇的飞速转动,汽车上的刮水器的转动,问这些转动有什么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课件中的演示的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很容易接受,也很有兴趣,极易体会旋转的某些性质,也能很快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景,使之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承担. ”因此,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知识的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讲到“坐标”这一内容时,我根据坐标的定义创设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景:“今天老师要给每个人起一个新的数学名字,大家愿意吗?”学生听了很高兴,你一言,我一语,都很想知道自己的新名字. “我左手边第一行第一列的小丽你的新名字是(1,1),你的同桌小颖在第一行第二列,她的新名字是(1,2),其他同学类推,自己找一下自己的新名字. ”学生们很有兴趣,都在忙着找自己的新名字,有的还帮着其他同学一起找. 每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新名字了,接下来便开展了一个“找自己”的游戏:说出一个新的“坐标”名字,相应的学生从位置上站起来,叫学生原名,让他说出自己的“坐标”名字,学生们个个都听得很认真,生怕把自己找错了.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这个“坐标”名字反映了每个人的位置,并且知道位置是用一对实数来表示的,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表示一个人的位置,而(2,1)和(1,2)表示不同的人,从而感受了“有序实数”的意义. 由此得到坐标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点的坐标.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四、精心编拟作业,使之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 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 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
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果实吃着格外香,心里也自豪. 当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成功的喜悦会更加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 ”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 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