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国
专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
SMEIF:2011年,外资在中国医药流通业的动作频频,尤其是全球医药商业巨头英国联合博姿和南京医药将成立合资公司一事备受业内关注。您是如何看待这类问题的?
付明仲: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我国医药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外资公司进来势必会对国内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另一方面,有竞争才能够有发展,国内企业可以从竞争对手身上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或者服务理念,从而使行业实现加速发展。这就像家乐福和沃尔玛初入国内的百货业一样,实际上对行业整体发展来说是一项促进因素。
SMEIF:他们对行业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付明仲:影响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外资公司进来以后会改变企业竞争的形态。我们说企业竞争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二种是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竞争,第三种则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业既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有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竞争,还没有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但这是一个趋势。而外资公司进来之后就会进行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整合,加快这种趋势。国内企业要看清这一点。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外资的供应链集成商,他们可以对行业内所有的流通资源、供应商资源、医药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后就会出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SMEIF:国内企业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付明仲:这要求我们国内的企业必须做好转型的准备。现在国外的医药流通企业也在转型,向服务转型,具体体现在对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提供了哪些服务,从而提升其在供应链上的服务价值。我们国内的企业需要对此深入研究,快步跟上。这方面的一个利好的因素是,《全国药品流通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了“提高行业集中度,调整行业结构”的任务,相关政策措施有助于企业搞转型,相关企业要把握好机会。
SMEIF:目前医药流通业的投资价值如何?
付明仲:有些投资者认为这个行业利润率比较低,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实际上这个行业主要依靠的是规模效益。举个例子,美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还达不到1%,但是美国前三大医药批发商的年销售额可以占到全美医药市场年销售总额的95%。美国药厂共有100多家,他们的年销售额基本都保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的药厂有4000多家,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有很多。不过,这涉及到一个战略定位的问题,美国药厂定位在全球市场,而我国的药厂定位在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所以两者还不能简单地拿来作对比。
单说国内,我认为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医药流通行业的覆盖人群广,加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以及老龄化的到来,这个行业今后还会持续增长。不过,由于药价存在下降趋势,行业增速不会太快,所以这个行业更适合长期投资,投资的是这个行业的未来,而不宜追求短期收益。对于投资者,我还有一个提醒:医药流通行业现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点,投资者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在此前提下再决定投资方向。
SMEIF:医药流通企业的融资困境有哪些?
付明仲:应收账款的拖欠问题是影响医药批发企业的一大难题。很普遍的情况是,药品招标后,医院不按时付款,从源头上拖欠了医药批发企业的货款。按招标规定应60天付款,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履行的很普遍,有的医院甚至拖欠超过100天以上。这一现象导致医药流通市场变得无序。因此,我建议:凡是招标的品种,约定60天回款的,必须按时回款。(图片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