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积累,原本是一个积少成多,“水浸木头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直至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但,由于有些老师的功利视野,瞅准诵读积累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可以量化、短期内就能出显性成果的内容,在诵读积累上刮起了“多快省”的浮躁风。不管是否会败孩子的胃口,积累篇目追求多多益善,并且诵读内容随意而为,安排无序,难易程度不注意体现递进层次;不顾孩子能否受得了,积累速度要快马加鞭,积累效果要立竿见影;不问孩子是不是疲惫,积累策略能省则省,只剩死记硬背。如此,孩子们在深一脚、浅一脚中,背疲了,背烦了,甚至背蔫了。
一件有意义的事,却遭遇着儿童不在状态的尴尬,怎么办?让我们试着从儿童立场出发,对诵读积累重新改进。
一、积累目标:从步伐一致走向弹性调控
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常识。可是,我们常常忘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习惯于整齐划一地走。回归常识,我们就得理性地对待差异,实行分层、分阶段要求。
1.要允许每个人的积累目标不等。诵读积累,要允许差别存在。一是数量上要有弹性指标,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一方面要为有能力的孩子提供空间,鼓励他们多积累一些;另一方面要允许能力稍欠的孩子在保证课标要求的篇目达标后,对于有些篇目混个眼熟就行。总之,不要让孩子因背诵数量齐步走厌恶学习。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是诵读积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当下背诵篇目的多少。二是内容上要允许多样性。每个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对整齐短小的句式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对凝练的文言爱不释手。因此,在积累目标上不要以一种语言方式的材料来要求孩子,需要提供多样性的材料选择,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所长去挑选,并形成一定的积累习惯和能力。
2.要允许每个阶段的积累目标不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采取每周定量的方式推进诵读积累,其实,这样匀速的背诵节奏并不科学。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为例。二年级语文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语言各有风格。其中,七、八两个单元的课文文字优美,句式独特,均要积累背诵。课堂上留时间给孩子背自是没错,但,大部分孩子课后还是要花些时间巩固的。而三、四单元的一些教材均为故事叙述性文字,不必背诵。很显然,两个阶段的记忆任务不同,如果课外诵读积累的任务还是一致,势必要导致孩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均,而影响总体目标达成。因此,课外积累的步伐要和课内学习步伐相互关照,让孩子的整体学习节奏保持平衡。
二、积累内容:从不着边际走向科学规划
“生有涯,学无涯”,人们的记忆往往到此打住,岂不知后面还有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从古至今,从唐诗宋词到现代名篇,应该背、值得背的篇目不计其数。究竟从哪开始?如何对所要积累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一)关于课标中必背的75首古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推荐了小学阶段必背古诗75首。这75首如何推进,课标没有给出具体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回避。
1.对照整理中,科学规划背诵进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75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它们在各册教材中又是如何分布的?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统筹规划。于是,笔者把75首古诗与教材(以苏教版为参照)中的古诗进行了比对盘点。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已有44首分布在各册教材中,按照每学年6——9首的数量,由浅至深的内容编排向前推进。也就是说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生,按照六年自然进度学习,课标中的44首古诗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因此,这44首,没有必要急吼吼地挤在课外积累篇目中,只需按教材编排自然跟进就行。
2.经验对接中,合理分解背诵内容
课标中提到,教材中没出现的还有31首。按每学年5首分配,6年完成自然不难,问题是怎样分解更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们的背诵能拾级而上?我们不妨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两首为例,探寻分解策略。《塞下曲》,唐代诗人卢纶的一组边塞诗。其中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出现在课文《李广射虎》中,为了更好实现经验对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放在此处背诵顺理成章。再看《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依然是说李广,与故事《李广射虎》中李广神勇无比的形象正好勾连,因此,此诗放在学习这课前或课后背诵显得水到渠成。
相融则利。如此,课堂能时不时实现经验对接,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勾连、融通互补,孩子们的积累显得自然而然。要做到经验对接,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课内课外的对接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按照主题相关、内容相连或作者一致,再参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另外31首进行了以下分解:
课标中要求的75首古诗文保底篇目,按以上循序渐进、化整为零的原则推进,每学期只摊到5——6首,全体学生完成不算难事。
(二)关于75首以外,自主选择的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除了上面整理的必背古诗75首,其余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教材编者通过课文背诵来实现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我们语文老师自己选择。关于如何选择,“行走在农历天空下”的常丽华,“以童谣、民谣为主题”的周益民等教育先行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管是哪种做法,有一点是一致的:诵读积累的主题都努力在接近孩子的生活,并通过课程设置作系列化推进。看来,自主选择不是由着自己高兴,想哪做哪,它应该建立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长计议。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们特别爱听故事,就以文言小故事为蓝本,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带着孩子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不知不觉,《开天辟地》、《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10篇文言短篇连同一个个小故事落进了孩子的心里。
三、积累形式:从布置检查走向过程跟进
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靠“布置和检查”两个步骤来推进诵读积累。至于孩子怎么背的,很少有人问津。只要我们走入教学一线,下面描述的场景随时可见。
“长江悲已滞(读成dài)”“知有儿童挑(读成tiāo)促织”……一个个错音从孩子口中蹦出,再看看,一个个眉头皱皱的,像小老头似的……
如此死记硬背的状态,对孩子该是一场多么艰苦的劳役啊!这劳役磨蚀了孩子的冲动和灵性,孩子们获得的只是一些消极知识。再说依靠任务的约束,缺少心的主动参与,孩子能走多远呢?如何让记诵这件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起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尝试,通过开设固定专题实现阅读积累过程性指导。
(一)小小讲坛开启周一。每个周一,由我或一名学生带大家一起赏析、诵读一首自己比较喜欢的诗或文。之所以选择周一,因为旧的学习任务已经于上周五结束,新的学习任务还没开始,他们有诵读的心情与渴望,还因为周末空闲,我和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准备讲稿。这“诗文讲坛”,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成全着我。很多时候,我借鉴名家关于诵读积累或诗词教学的课例,结合自身素养和班级孩子的特点,进行创意性地移植。如:听完周益民老师的《颠倒歌》,我会把周老师精心组织的诵读材料带上我的讲坛,带孩子们赏析记诵。孩子们在读中快乐着、收获着,我也在模仿他人中提高教艺。
(二)小小庆典欢度周五。孩子们的表现欲强,他们积累了一些诗词后希望展示,渴望获得鼓励。因此,每双周周五,我会围绕诵读积累,坚持为孩子们准备一场小小的庆典。庆典的方式有时以班级为单位,摆诵读积累擂台;有时为个人举办诵读专场;有时以年级为单位,邀请平行班老师和同学前来点诗助兴。讲台成了孩子们的庆典台,他们在上面尽情演绎两周积累的华美篇章,老师赞许的目光、同学热烈的掌声如同庆典的“礼炮”。庆典仪式简洁,只需把讲台和赞赏留给孩子,但,孩子们获得的是成就感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三)小小变脸相约每月。“记诵只不过是个开端,跟着就得把记诵这些东西融化在生活里,成为精神上的血肉,惟其如此,记诵一份就得一份益处。”[1}这句话提醒我们需要进行诵读价值的重估:记诵不是最终目的,仅让诵读停留在装点脸面的展示上,远没有实现阅读积累的意义,关键得激励孩子灵活运用,让诵读内容畄在学生的语文视野里。
孩子背过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像同学们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天才亮呢
如何让这首诗的内容灵动起来,让学生由“无我之背”转向“有我之背”?机会来了!《拉萨的天空》、《西湖》、《北大荒的秋天》这一组写景课文学习之后,孩子们对拉萨、西湖、北大荒有无尽的向往。那就让孩子把“那地方”具体化。于是,教室里各种版本的《明天要远足》出来了: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拉萨的天空/真的像书上说的/那么湛蓝、明洁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拉萨的天空/真的像书上说的/像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吗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拉萨的天空/真的像书上说的/掬一捧能洗脸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我才能去拉萨看一看呢
如此的改编诗,有“西湖版”、“北大荒版”、“拉萨版”,即使同一版本的,也由课文中不同的语言组成。孩子们用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与神往的信息,结合《明天要远足》来诵读。这样的诵读,关注了孩子当下的课堂学习状况。课外积累因为及时运用到课内学习上,而具备了积极意义;课内背诵因为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串联,也灵动起来。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2]无论你是怎样的动机,假如不把儿童当儿童,不顾儿童的能量、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将会有限。教育,一辈子都要进行的事。“腹有诗书”不可能是“一剂猛药”立即见效的,让我们学会顺应儿童的节奏,小步走,慢慢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
[2]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唐婉,句容市崇明小学,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