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
以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系统里,对女人地位客观地认识绝非易事。吕后与武则天,都算是政治家的典范。至于慈禧,换个话题吧!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每一个失败男人的背后,也差不多这样。下至庸民上至君王,此种范例多乎哉,至多也!从儒家教类、三纲五常走来的中华传统,对于女性之于历史的地位是不甚重视的,越出色反而越遭诟病。但平心而论、以事度之,女人参政事业有成者,不在少数。
汉惠帝刘盈算是个悲剧的人物。史载惠帝在位七年,英年登基,英年而逝,少年壮志未及酬。然而,软弱且不足经传的惠帝,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性——其母吕氏,即刘邦的妻子顺理成章地成为“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后名副其实。她的简历上,虽然有杀韩信、诛彭越的卸磨杀驴和在夺权中手段之残忍之诟,但客观上也为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基础,符合我们通常说的“分久必合”的主旋律。
吕后当政,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萧何后谁堪任相国之职,刘邦答曰:曹参。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作为深深喜爱霸王别姬这样的历时八卦的好史者,常为项羽遗憾。但知道了刘邦薨前对老婆的这番嘱咐终于明了,项羽之才也就只堪秀秀肱二头肌和谈谈恋爱什么的了,刘邦的审时度势与识人用人,才是夺得天下的关键。
惠帝时掌实权的吕后的确是谨遵夫嘱,相继重用了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开国功臣,后者投桃报李,兢兢业业,将休养生息的政策贯彻到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代是个特殊的朝代,女性参政者此起彼伏,汉景帝时的窦太后,汉殇帝时的邓太后……,但最重要的两位还是吕后与窦太后,二者前后相继,为 “文景之治”贡献良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吕后之后,武则天成了女一号。事实上,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的独特政治现象,垂帘听政直到武则天时才作为一种制度存在。
以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系统,对女人地位客观地认识绝非易事。所以,武则天这种突如其来的李姓之外者,杀爱子、灭权臣,甚至养男宠的行为都被无限放大。皇权更迭总免不了生杀予夺,能理解贞观之治李世民弑杀兄弟,便能够理解武则天扫除通“天”路上障碍时的手段了。偌大的盛唐和开元盛世,怎能无媚娘之功。
在今陕西乾县皇陵,有两块著名的墓碑,一块是唐高宗李治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而另一块,则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后人对于碑上无字有颇多演绎,有说是武氏觉得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有说是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但在时人李白眼里,已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演过武则天的范冰冰说过,“我能经得起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吕后与武则天之后,最知名的垂帘听政者无疑是慈禧太后,对她的评价几乎没什么争议,一边倒地骂:吃穿用耗无度,一打就跑,一跑就降,一降就割地赔款,合着不是她们家的。最倒霉要数李鸿章,黑锅顶在脑袋上就没拿下来过。不知道的以为是李逵呢!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太后是隆裕太后,慈禧死后三岁的溥仪登基,其母隆裕有幸给中国的太后史收了个尾,但时处内外交困之时,基本上也没什么表现机会。溥仪登基时,排场仍然不小,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三岁的小屁孩溥仪吓得直哭,监国摄政王的老爹载沣只得不停哄劝:“别哭,一会就完了,一会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