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多难

2012-04-29 03:38李锦
中国经济信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图书读书图书馆

李锦

大前研一说,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关于读书的话题,在社会科学领域从来不乏百家争鸣,甚至是唇枪舌剑的观点争锋,也从来不缺少一些调查论断,细数国人如何集体忘却了阅读的心境和文化的传统,在消费主义和娱乐精神中无可救药的堕落。但是,普罗大众对于媒体与学界的争论也只是当路人,看个热闹,并没多少人把这个话题放在心上。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国人又好像特别热心读小说,一时间莫言纸贵。就在这前后,书的话题也再次来到台前。不过,这回参与讨论的嘉宾更具分量了。

希望在哪里

《人民日报》9月20日刊登了《不妨读些“无用”书》一文,作者以知识精英和出版人视角对当下中国阅读风气和出版业状况予以剖析,呼吁国人能够克服功利主义,多一点无目的、休闲的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些经典的、有口碑的书籍。

这样的呼吁来自此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员透露的一组数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称,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阅读水准仍然较低。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更达到年均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6本。

现代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阎晓宏说,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相比,如此低的阅读量“是不相称的”。

著有《低智商社会》一书的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在《美国种族简史》中,作者则直陈犹太人迅速崛起的根由——犹太人对读书和教育的重视。大前研一的话也许耸人听闻,却不失实际。

为何不读书

中国的人均阅读量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 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常听人抱怨说,生活压力大,没有心思和时间读书,那么,国人读书数量和能力的逐年下降到底缘故为何?

首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让读书的功利目的严重。学校的课本和教材,被看做是升学考试的敲门砖,“填鸭式教 育”毁坏了学生读书的“胃”。工作的科研出书,也往往伴随着出成果评职称的目的。 其次,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的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

再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心变得浮躁。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再去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西方读书忙

现代人,特别是都市人忙碌奔波,但是,在“车上、厕上和枕上”读书的时间却绰绰有余。

西方国家有读书的浓厚氛围,这是一种传统。上至总统下至社会团体,都在推动公民阅读,经过了百年以上的努力,读书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全民性行为,成为了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管是乘公车还是闲暇时,都会手捧一本书,沉浸在书海里,乐此不疲,因为阅读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政府高层,刻意让“读书的国民会兴隆,不读书的国民会衰亡”的口号流行,结果30年后,日本确实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日本,从1960年倡导“亲子读书运动”,这项运动非常简单,要求父母每天至少能留出2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此项运动带动了日本“家庭文库”即家庭图书馆的发展。

很多在日本或德国住过的人对他们的读书习惯都会感受颇深。无论是在车站、机场还是在车上或机上,多数人都手捧一本书,仿佛置于无人之境。日本人上下班途中所需时间长而且工作时间也长,很多人就是利用乘车的时间读书,因此,日本的袖珍简装图书也特别流行。各种类别的图书都有袖珍型,像名著、流行小说、旅游指南、甚至各种考试辅导,应有尽有。现在,中国也开始流行随身书库系列,一本10元左右,即省钱又方便,一本在手,随处可读,即利用了时间又消除了等车乘车的无聊烦躁。只可惜,这类系列还主要局限于古典名著和其它中外文学,还没有像日本那么包罗万象。

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在饭馆中亦莫不为然。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珊珊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他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城镇里,人口只有五万,却有四个公共图书馆。办图书证、借书完全免费,一张图书证四个图书馆通用。馆内图书全部是开放式的,一次最多可以借20本书或10套音像制品。四个图书馆的图书全部联网,在网上或图书馆里可以预定任何一个图书馆的图书,并且可以指定在哪个图书馆里取书,看完了可以在任何一个图书馆还书,需要续借,打个电话或在网上登录就可以了。借书时,自己把图书证和书在自动扫描仪上扫一下即可。有如此便利的设备,不读书恐怕都不可能。所以,这里没钱买书照样可以博览群书。

莫言功利化

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却可利用当下的讨论热,在全社会倡导读书。

首先,要弱化功利目的,通过读书丰富人生。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很容易满足,而一个人的精神空间永远也填不满,如果你养 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你会不断地去读书,从书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自己最大的兴趣就是通过读书来发现这个世界,来发现生活、发现自己。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书中所蕴涵的人类思想精华,足以使人受用终生。人可以因为物质缺乏而贫穷,但是读书可以造就人精神的高贵。其次,要知行合一,笃信躬行。

“尽信书不如无书”,把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印证知识,根据实践需要去积极地获取知识,水乳交融而达到化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再次,要涵养沉潜,消化吸收。面对 “浅阅读”的趋势,要记得经常给自己一个静下来的时间,梳理所学,涵养沉潜,消化吸收,让它们真正成为自己生命有机的部分,才是读书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图书读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