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栓柱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区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一、抓住重点
经济建设仍然是我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我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坚固的物质基础。我区应把握经济形势新变化,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坚持做大总量和调整结构并举、在增量中调整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创新驱动力,切实调整空间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突破难点
“三农三牧”问题是我区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我区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牧区,只有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难点。加大惠农惠牧政策力度,增强农村牧区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快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抓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村牧区水利建设。按照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牧民增收,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依法维护农牧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发展农牧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牧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三、强化薄弱点
社会建设是我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点。我区在经济转型中的社会矛盾逐渐增加,只有加强社会建设,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增加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尽快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四、寻找动力点
改革开放是我区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点。我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处理好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的关系,突破利益制约,使改革过程平稳向前推进。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和空间,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扩大市场空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构筑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未来十年,我区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准确判断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