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2012-04-29 00:44郭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0期
关键词:知识性语言表达创造性

郭新

摘要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创新不是对已有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理性的继承、批判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注重“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的培养,在学习中构建“互动——主动——能动”的学习方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育创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0017-02

自实行新课改以来,来自教育战线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们都在努力寻觅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法。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善于讨论、善于分析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等。笔者参加了云南师范大学孟照彬举行的《MS-EEPO有效教育》的培训,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在生物教育教学方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体现思维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层次性与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多向度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有效教育中通过“看、听、讲、想、做”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在一些叙述性试题讲解时,为学生留下阐述他们观点的时间——“缓冲度”;教师在给出试题后先采取讨论、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抓好语言表达的“科学—精简—准确”的训练,所谓“科学”就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遵循生物科学的原理、概念和理论,与客观事实相统一。“精简”和“准确”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炼出重要的生物学信息,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表达出关键的生物学概念、理论、事实。又如,在探究某一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的实验中,教师要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表达出原因及结论,教师进行引导,然后用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语言表达的基础,语言表达要做到“科学—精简—准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不枯燥,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只有这样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深浅适度、有思考性的问题,问题既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细而浅;既要围绕知识的重难点,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探讨性,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其次为学生的思考留下恰当的时间,有助于思维的培养。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自问自答或问题一出立刻点名叫学生回答,或提出的问题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这样就会扼杀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观察、分析、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习惯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条件,通过观察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对图形、图表观察分析能力的考查特别多,不善于获取题干所给的重要信息,对知识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缺乏观察的逻辑性、全面性、灵敏性、深刻性。例如:在学习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可首先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知道如何判断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然后再找出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找出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最后观察分析出各自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细胞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图形、图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试题的隐含条件和本质。注重激发观察兴趣,例如:在讲解植物激素调节时,可恰当采用多媒体,展现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样可形象、直观认识到植物生长弯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逐步认识到植物向光弯曲的本质。

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现代的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不能只注重强调个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了知识性这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不能只注重知识性而抹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有效恰当的实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有效恰当地实现“互动——主动——能动”的培养。构建适当的“互动——主动——能动”平台。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以知识性为主线,尊重个性和创造性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例如:生物学的一些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的好素材。教师可先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探究实验方案和步骤,然后学生之间交换实验设计的方案和步骤,教师也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告诉学生,再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讨论,去掉不可行的、有知识性错误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最后归纳总结可行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从而实现“三性”和“三动”的有机统一。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获取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才有利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等等。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刘红)

猜你喜欢
知识性语言表达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