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
摘要:药物分析实验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药物分析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简述笔者的体会。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71-02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物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药品质量、药品安全日益重视,药物分析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应用学科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检验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彰显重要。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搭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平台,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一丝不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本文就个人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1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学生在做实验时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然后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或者按照书本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不动脑筋为什么这么做,如药物含量的测定为什么选择这个实验方法,若改用其他的测定方法可行不。学生“照方抓药”做起来省时省力,但印象不深刻,甚至不清楚此次实验的目的,收获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强调实验课前预习尤为重要,每次实验课前,设计几个相关的思考题,比如: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问题:(1)维生素A有哪些结构特点?(2)维生素A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三点校正法”?(4)“三点校正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5)为得到较准确的维生素A含量测定结果,实验操作过程须注意哪些事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同时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进实验室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做实验时能主动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独立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间,也不易出现差错,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勤于思考的学生还就某些实验现象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药物分析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验密切联系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由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信息量非常大、系统性较差,内容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重点讲解实验原理、操作难点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采取先向学生提问,比如阿司匹林红外光谱的测定,学生学习过仪器分析课程,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提问,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各有几大部件、其光源、检测器的区别?可用于什么样品的检测等问题。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纠正错误并给出肯定的答案,对于关键的操作进行多媒体演示和示范。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既可检测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巩固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强化基本操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实验素养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类代表性药物的基本分析方法外,还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动手能力较差、基本操作不够熟练的学生,实验课时,教师要示范正确的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例如,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以及读数方法,特别强调一些较容易忽视的细节,移液管是否需要吹氣,在移液过程中用食指而不是用拇指赌注管口,采用滴定管测定时要排气泡,容量瓶定容后须振摇均匀等等。配制溶液试剂时如何根据有效数字及药典规定选择适宜精度的天平、量具等问题。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药品时,如果采用KBr压片法,压片模具使用操作要规范,笔者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规范使用压片模具导致模具压舌受损、变形从而影响到压片的效果,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强化学生对常规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规范操作的能力水平。此外,要在每次实验讲授中加入一些如有效数字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清洗步骤、天平的调平与校准和防止发生事故和污染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实验课堂上对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违规或错误操作应及时督促纠正,并反复强调和提醒, 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实践中牢记这些细节,养成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操作技能及科学的实验素养,为今后工作岗位中的从事生产、研发奠定基础[2]。
4规范化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常用的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实验报告应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表述科学、严谨、简洁[3]。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实验记录本,随手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讲义的空白处或者一张小纸条上。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数据不好,没有分析原因,直接篡改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准确。教师应要求每人准备一本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本,并将实验记录本进行页码编号,实验原始记录本要求详细、如实的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不能随意编造数据或修改数据,不得有任何涂改如须改正由任课教师签字,记录本应保持完好无损无缺页。教师在第一次课详细讲解报告的撰写方法及内容,对于第一次的实验报告一定要详细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写法,使学生都能写出合格规范的实验报告。通过如此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个实验环节,耐心引导,让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5设计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课教学后期,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结合本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设计教师所规定的实验题目,例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检查及含量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等,让学生分组选题,每组实验小组成员经合理分工后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实验方案。经小组成员认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一致认可后,每个实验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汇报,大家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指出实验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和设计中不足的地方。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案之后,各实验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向实验室提交实验用品清单。实验室只向学生提供清单中所需的实验用固体、液体试剂和仪器,具体实验用试剂浓度由学生自己配制,仪器的安装、校正和调试也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最终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步骤均由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6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演示功能具有生动形象、多样化、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比如大型分析仪器(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气相色谱等)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到仪器数量、实验室空间及大型仪器操作时拥挤等条件的限制。仅仅靠教师板书或直接空口讲解实验课,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若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实验,可以将光谱或色谱技术的发展、仪器组成及主要部件构成、工作原理、色谱条件的选择、参数设置等内容,结合仪器的原理示意图、操作步骤分解图及仪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加强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及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增大课堂获取知识的信息量,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扈本荃,王树春,张宇洁.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60-262.
[2] 刘瑞华,李琳,朱元元.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实验室科学,2011,14(2):60-62.
[3] 刘月英,王英锋,李中峰,等.浅谈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