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平角度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2012-04-29 09:24:55杜晓盛
2012年24期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公平

杜晓盛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其对居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差距较为悬殊,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基于公平视角,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失公平的地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以期我国个人所得税能够在今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平;个人所得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

一、前言

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加快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运用基尼系数来测算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根据2011年联合国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估算,我国2010年基尼系数突破0.52。我国已成为居民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个人所得税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承当起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重任,需要个人所得税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缺陷因素分析

(一)影响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发挥的课税模式因素分析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模式,将应税收入划分为11大类,并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形式、扣除标准和征收方式,且各类应税所得不汇总计算。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目按着收入来源设计看似涵盖所有收入,但尚未涉及实物、福利待遇所得等,这正是近年来我国高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对这部分收入的税收征管空白不仅导致了这部分税源损失,也导致了高收入者实际税负水平降低,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在纳税基点上的不平等现象。现行所得税税制采用分项扣除、分项定率、分项征收的模式,未考虑纳税人总体负担能力。如对不同来源所得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和方法,有可能造成总收入相同但收入来源多渠道广的纳税人实际纳税少于那些收入相对集中所的来源较少的纳税人。

(二)影响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发挥的主要税制因素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最只要特征之一就是对纯收入征税,体现量能负担原则。税法实践中应纳税额等于各项所得减去各种层次的税前扣除。目前的费用扣除标准仍采用以个人为单位定额扣除的方法,仍未考虑物价水平、房价、医疗卫生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因素,因此阻挠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功能的发挥。此外,复杂的税率设计增加了纳税成本。根据不同收入适当的制定不同边际税率能有效体现纵向公平的要求,但过多的税率级距、过高的边际税率是对纵向公平的扭曲。

(三)影响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发挥的征纳制度因素分析

个人所得税在征纳方面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扭曲了该税种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收入缺乏有效地监控。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渠道多元化,但纳税人在银行与税务机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收入与纳税账号,加之居民收入收入中仍有较多的现金取得,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的真实收入;二是征管手段较为落后。个人所得税从本质上而言需要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但目前于未能实现信息不能共享,致使征管信息不能准确传递,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有效征管;三是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目前我国自行申报的人数比例偏低,这与税务机关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过程中宣传不到位不无关系。税务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对高收入者群体缺乏深入持久的税法宣传辅导和培训。

三、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完善建议

(一)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税模式

尽管综合所得征税最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建立该模式的条件尚未成熟,过早过急的采用完全综合所得征税制不利于我国税制平稳过渡改革,甚至会产生税制混乱公平扭曲等副作用。因此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具体设计上,对属于劳动所得和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适用累进税率,以全面反映纳税人的收入能力;对属于投资所得和无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实行分类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同时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税制设计上可考虑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重点从对工薪所得的调节转移到财产性所得上来。

(二)实行差别对待的个人所得宽免扣除制度

认定不同宽免标准的基础是纳税人取得收入时所花费成本的多少。首先健全家庭财产登记制度,完善社保、教育、医疗等配套制度,采用以家庭为纳税的单位。家庭结构的不同会使相同收入的纳税人处于不同的生活水平之下,充分考虑纳税人所处的家庭结构和所承担的家庭责任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收入群体家庭的生活负担。其次建立指数化个人所得税宽免机制是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必然要求,这能够有效的确保纳税人在物价波动的情况下税负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三)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

为每个纳税人建立终身不变且唯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并根据识别号建立个人专属纳税档案,日渐紧迫需要。将纳税人所有收入取得纳入该档案账户,并与纳税人保持强制性的捆绑关系,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个人收入的透明化。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税务部门与海关、银行、工商、司法等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并逐渐实现全国联网,掌握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

(四)完善代扣代缴制度

代扣代缴制度便于实现从源头上对税款计征,能够有效的进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现阶段我国需要提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质量,明确这项重要手段的义务责任人、加强对责任人的业务培训、强化对责任人监督从而进一步落实代扣代缴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勇.公平与效率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9(10).

[2]徐进.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204,1999.

[3]杨志安,郭矜.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J].税务研究,2011(12).

[4]刘畅.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设想[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

[5]余显财.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公平与效率的权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2).

[6]石卫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8(09).

猜你喜欢
个人所得税公平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公平比较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6:15
网络红包之个人所得税问题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3:17
整体变更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40:27
浅析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