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豆投玉米

2012-04-29 00:44:03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黑龙江农场大豆

今年春季播种期,我们对国内最大的粮食生产地黑龙江展开种植结构调查,对沿途农民的抽样调查获取今年种植成本情况,从而了解农民的心理预期。从我们走访的情况看,由于玉米收益已第二年好于大豆,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正在加速,一些积温充足的地区大豆已经退居为次要的种植品种,甚至一些地区已经基本消失。从具体比例看,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下降30%,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3%。

不过在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下降,玉米种植大举扩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国内大豆储备的问题。目前国储高库存在一定时期内将会一直困扰豆类的价格走势。不过通过此次考察,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可以操作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储备的“蓄水池”作用造成的影响需被市场消化。

本年度农民的种植成本仍在走高,从人工上看,今年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涨有限,而玉米种子上涨明显,涨幅在40-50%,化肥上涨16-20%,燃料上涨5%左右,地租上涨10%左右。

此轮考察,分东西两线,走访了黑龙江的大豆及玉米主产区,我们主要走访的是西线地区。西线地区包含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大庆、黑河、大兴安岭等地区,大多以种植旱田为主,在部分湿地地区和江河附近有水田。

由于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民的种植意向,以及种植成本方面的变化,因此,此次考察我们大多采取田间地头按照每15公里一个采集点随机抽样询问农民的方式进行,通过询问分品种种植面积、地租成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人力成本的变化进行记录,汇总得到考察数据。此次考察,历时6天,走访6个地级市,总里程2140公里,总共走访81个乡镇,151位农民,得到了关于种植成本和种植结构的第一手资料。

分地区的具体情况

1.哈尔滨地区

第一天主要在哈尔滨北部地区,在巴彦和呼兰县,靠近北部的大豆主产区,在哈尔滨地区算是大豆种植有代表性的区域。从考察的情况来看,由于种植效益不如玉米,本年度大豆的转向仍在继续,上年度试验种植玉米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本年度加大了转换的力度。具体种植结构上哈尔滨是传统的玉米主产区,因此大豆本身的面积不大,但是本年度继续呈现下降的态势,据调查显示玉米面积有望增加10%左右,而大豆面积下降接近29%,水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据调查,在种植成本上,本年度的人工成本和地租价格保持稳定,而化肥涨幅最为明显,种子小幅上涨,而整体的收益来看玉米还是要好于大豆。当地农民的地租成本在200-300元之间,化肥大概在85-120元/百斤,较上年上涨20元/百斤左右,人工淡季在100元/天,旺季在160-200元/天,种子相对稳定涨幅较小。从成本上看,玉米一亩地自有土地利润在600-1000元/亩(根据售粮时间不同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大豆的自有土地利润在300-400元/亩。水稻的利润方面虽然整体看与玉米相比优势不明显,但是水稻产量相对稳定也使得农民种植存在一定的积极性。

2.绥化地区

与哈尔滨地区比较类似,绥化由于纬度较低积温充足,另外在拜泉、海伦一带由于今年芽豆价格高于普通大豆,改种芽豆的有所增多,目前当地商品大豆收购价格在2.1-2.2元/斤之间,而芽豆价格在2.48元/斤左右,因此从收益上看改种芽豆的比例也是不少。

中南部地区是传统的玉米种植区,而靠北的海伦、望奎一带是大豆主产区,由于积温充裕今年改种玉米的积极性高涨,只是由于今年春季较为干旱造成这个比例受到限制,从样本数据看,该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1%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5%左右。

3.齐齐哈尔地区

齐齐哈尔地区的种植进度有些缓慢,由于干旱,在5月中旬仅完成了大概30-50%的水平,也是由于干旱,很多农民被迫将计划播种玉米的土地推迟播种而改回大豆,但更多农民还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车拉水浇地来抢种玉米,而拉水浇地增加的费用在每亩20-40元不等。

在种植成本和效益方面,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主要以旱田为主,地租在240-300元/亩不等,今年人工与去年相差不大,而种子尤其是玉米种子上涨较为明显,去年同等品质的玉米种子售价是10元/斤左右,而今年涨至16-18元/斤甚至良种已经涨至20元/斤以上的水平,化肥方面去年复合肥普遍是1.6元/斤左右,而今年普遍涨至1.80元/斤左右。收割费用方面,玉米一垧地要1100-1200元,而大豆一垧地仅需要300元。从种植收益上看,一亩大豆收益在200-400元不等,玉米为400-800元,因此在收割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农民还是很倾向于改种大豆的。

我们所走访的大多是以往较为传统的大豆主产区,而这些地区除了较为偏北的五大连池和北安以外,改种玉米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绥化地区大豆面积较上年下降的幅度在36.8%。途中我们经过拜泉丰产乡的时候,碰到正在指导农民播种玉米示范田的乡干部,乡干部也反映该乡总共有24万亩耕地,去年仅种了8万亩玉米,而今年增加至1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50%左右,而大豆面积减少了25%。这也与我们调查的齐齐哈尔地区的数据相差不多。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除了最为核心的大豆主产区黑河地区以外,大豆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萎缩,西部中部地区大豆占优势的格局正在被改变,而尝到玉米收益甜头的农民正在积极地转向玉米种植。我们考察的最后两天,黑龙江西部及内蒙古北部下了一场雨,在内蒙古的莫旗、阿荣旗地区等待下雨播种的农民已经积极展开播种,除个别特别干旱的地区被迫等待播种大豆以外,其余的玉米已经播种完毕,齐齐哈尔西部在玉米播种中很多农民也在拉水灌地抢种玉米。我们采访的一位碾子山地区的农民给我们计算,拉水最低一桶也要3元,而油钱在6元钱,一垧地要32桶水,折合到一亩地浇水的成本就要20元左右,而一些偏远的地块还要更高些。从走访来看,此轮降雨轻微缓解了部分旱情,而齐齐哈尔地区经常会发生春旱状况,农民大多对此有所准备。

最后,回到种植结构的变化上,加上最后走访数据,我们得出齐齐哈尔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29%,玉米增加47%,杂粮等经济作物增长在1倍以上。

4.黑河地区

原本国产大豆最大的主产区黑河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开始真正受到玉米的侵蚀威胁。首先从种植上看,当地的玉米播种基本结束,仅有北部的县区仍有部分尚未进行,个别早播的玉米出现了粉籽的现象;大豆南部进行大半,而北部地区很多地方才刚刚开始。当地农民反映今年由于5月初气温偏低,造成今年播种略有推迟,但从目前看影响不大。

从种植结构变化地域上看,我们所走访的五大连池北安地区的地方农民改种玉米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主要还是受制于收割机械以及销售途径问题。而在孙吴、逊克等地改种玉米的比例更为明显。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黑河市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玉米种植,全市(黑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3.78万亩,比上年(2011年)增长27.4%。通过引进玉米良种,实施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喜获丰收,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产业。2012年,黑河市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等举措,进一步推进玉米种植,计划种植面积220万亩。从我们所做的黑河地区东部的抽样数据来看,大豆种植面积下降达到16%,玉米种植面积翻了一倍多,在一些村庄上年度种植玉米是零星试验阶段。而农场方面,去年已经在积极地改种玉米,今年这个趋势继续得到巩固。以红色边疆农场的情况看,当地共有耕地21万亩,去年玉米的播种面积就已经达到一半以上,今年有望增加至14万-15万亩的水平,玉米已经成为主要的种植作物。

种植利润上看,目前在黑河东部地区平原的包地费用在4000-6000元/垧,而林区在2000元/垧左右,种植大豆的收益明显低于玉米,因此也鼓励了种植户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

5.大兴安岭及内蒙古地区

该地区从种植进度上看,由于气温偏低,走访地区的播种刚刚展开,该地区开荒地较多,播种较为粗放,播种玉米仅在黑河市附近和靠近嫩江地区才有,在大兴安岭还是播种大豆为主。

从地域上看种植结构的变化,所走访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5%左右,小麦种植面积下降46%左右,杂豆种植面积上升10%不到。这个地区成为十分罕见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的地区,不过这部分地区由于大多属于第五、六积温带,播种玉米的难度十分大,而大豆大多选择10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为主,因此单产水平较偏南的主产区偏低,一般年景单产在3500-4000斤/垧的水平。在内蒙古的莫旗、阿荣旗地区等待下雨播种的农民已经积极展开播种,除个别特别干旱的地区被迫等待播种大豆以外,其余的玉米已经播种完毕。而一些农民正在犹豫,在我们考察的最后两天下了一场透雨,等土壤稍微干燥些抢种最后的玉米和大豆。

种植利润上看,目前大兴安岭地区的包地费用在2000-2300元/垧,种植大豆的收益在2500-3000元/垧左右,而小麦由于投入较大,利润大多低于大豆,因此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虽然杂豆也基本在这个水平,不过由于杂豆价格波动太大,种植面积增长有限。

大兴安岭地区今年春季气温偏低,降水也低于正常水平,农民正在陆续展开大豆的播种,目前大多选择的是105天以内的中早熟品种

6.佳木斯、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

2011/12 年冬季期间,东北降水稀少,出现较严重的冬旱情况,一度引发各方面的紧张。不过入春以后几次大范围降水,多数地区墒情缓解,黑龙江东部地区旱情维持到中旬左右,东北西部地区仍然偏旱。4月份东北多数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导致积温不足,农民晚种,但影响十分有限,因农民多数选择中早熟品种。同时5月份东北气温迅速增高,积温大幅补充,与上年有类似之处,但好于上年。2011年春播期间低温,加上部分农民冒险早种,粉籽的情况较多。

从种植成本上看,由于东部改种玉米的时间较早,玉米种子的涨幅在10%左右,远低于西部地区。而化肥等其他成本与西部相差不大,但从种子店和农户抽样询问的情况显示,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幅巨大,改玉米和水田的比例仍在增加。目前在东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幅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东部偏南的地区基本很难见到大豆的踪迹。佳木斯、牡丹江等地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幅达到40-60%。

东部阴雨连绵,但玉米的播种进度较快,之前已经完成了80%左右,雨后剩余的部分也会很快地播种完毕。

7.农场

黑龙江农垦局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 建三江分局、九三分局、牡丹江分局、北安分局、 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哈尔滨分局等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市69个县(市、区),辖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2.2%,其中耕地243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6万公顷,耕地面积占整个黑龙江省的16%左右。因此农场系统的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整个黑龙江的种植结构影响明显。

而根据我们走访的红色边疆农场以及鹤山农场的情况看,今年大豆改种玉米的比例也在增加。首先我们走访了红色边疆农场,农场的一位正在作业的职工向我们介绍,该农场拥有21万亩耕地,去年有13万亩播种玉米,而今年播种玉米的面积增加至15万亩,增幅在15%左右,大豆的种植面积下降30%;而鹤山农场的一个分场的情况是该分场有耕地4100垧,去年有1900垧种大豆,今年降为1500垧,降幅达21%;玉米去年播种1500垧,今年增加至2000垧,增幅达33%,小麦种植面积减幅达50%。另外结合一些零星的农场职工的抽样数据,估算黑龙江农场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幅将达到25%左右。

对于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的预估

根据考察的情况结合以往的数据积累,整个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通过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和以往的基础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我们估计,黑龙江2012年大豆播种面积将下降30%,再根据上年度的单产水平估算出大豆产量将会降至407万吨,较上年下降32%即195万吨左右,而具体的减产幅度还需要秋季单产考察时再做调整。

种植成本和效益方面,我们根据西部主要地市的平均状况做了一个平均的对比和净利润的对比,这张表中还包含了农民包地的成本,如果是口粮田或者是自有耕地,则实际收入要比这个水平要高一些。从种植效益对比表我们看出,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明显要高于大豆,这也是为什么大豆种植面积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地租较高的地区种植大豆甚至出现了亏损。不过从整体看只要产量正常,农民的收入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而我们考察过程中所遇到的农民继续播种大豆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今年春季的干旱以及缺乏大型收割设备。

根据我们的考察,对黑龙江地区的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得出预估如下表:

根据预估表,我们可以看出今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继续有13%左右的增加,产量在天气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会再度增加500万吨左右。

市场机会分析

结合目前市场的现状,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而中国经济短期衰退的势头明显,也让市场恐慌情绪不断抬头,令供求分析暂时失灵,市场最大的恐慌焦点就在于中国的庞大需求突然刹闸,因此近期所有农产品的平衡表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目前国内的大豆供求情况来看,国产大豆如果国内继续收储的话,国内进口缺口将会有所扩大。另外,目前影响国内大豆行情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国储大豆库存依然较为庞大,并且仓单数量依然不小,通过和交割库的沟通,交易所对于陈豆注册仓单的限制影响并不是很大,这将对于陈豆的价格形成一定压制。

而从供求角度看,虽然产量进一步萎缩并且有国储托市的政策支持,国内大豆1号合约表现可能更为抗跌,但是受到仓单以及国储放储的压力,9月、1月两个合约很难有机会起来。而远月合约考虑到收储的成本抬高,以及减产的因素,未来存在一定的炒作空间。

猜你喜欢
黑龙江农场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Write a caption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黑龙江弃风博弈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