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英语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激起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开启他们的心智,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必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情感参与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认知如果缺乏情感的参与就是被动的认知,低效的认知。
1.以知育情
情感、认知与大脑活动是密切相关联的,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强化大脑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力。因此,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愿望,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习3A第七单元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以班里的学生为例,教会他们对别人的东西进行夸赞。Look at her dress. Its pretty.或者说:Look, this is ××s sweater. How nice!通过这样的话语,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倍感亲切,很容易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地尊重学生,积极地与学生对话、交流,也是促进学生情感、激活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可以高频率地使用:please, would you like...? Shall we ...? Thank you. 等礼貌用语,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能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Good! Great! Excellent! Well done! 等表示赞赏的语言,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常用词。
2.以趣激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内驱力,调节学生的情绪。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运用游戏、歌曲、儿歌、故事等多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学习hamburger, cake, milk, juice 等一些食物和饮料的单词时,老师便可以设计Smell and guess 或 Taste and guess 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请一位学生上台闻一闻或尝一尝老师提供的食物或饮料,然后请他(她)的好朋友猜一猜它们的名称,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单词操练变得生动有趣,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强化了新学的知识。
歌曲及儿歌的适时运用,也能对课堂气氛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比如,学习4A第三单元时,要求学生掌握Perhaps…的表达方式,而课文后面刚好有一首名为《Perhaps》的歌曲,这时教师出示课件中一个购物中心的画面,随着乐曲出现purse, dress, panda等物,并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大意,Perhaps Ill buy you … Perhaps everythings for you. 既为将要学习的新课作好了铺垫,又以歌曲优美的旋律打动了学生,增添了浓郁的学习情趣。
3.以境生情
有效的情境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大胆地尝试使用语言,享受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创设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自然就会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感情,迅速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例如,学习6B第三单元Asking the way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把学校周围的主要街道,学生熟悉的场所用平面示意图勾画出来,由一位新朋友Mr. Smith的出现为引导,请同学们帮助他熟悉学校的周边环境,告诉他如何到达白鹭洲公园、水游城、第一医院、夫子庙等旅游景点或公共场所,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很快便能理解有关“问路”话题的语言,Where is Bailuzhou Park?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Confucius Temple? How can I get to Acqua City? 流畅的语言喷涌而出,孩子们产生积极的表达愿望,更易于理解、掌握目标语言: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 at the second crossing. You can find ...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行为参与
行为参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对学与教过程的直接参与,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1.机械模仿
最初的英语学习往往是由机械的模仿开始的。教学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模仿操练,为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形成奠定基础。
模仿前,教师要注意口型的演示,并应培养学生仔细听音的习惯,在听清楚发音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机械模仿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可以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操练形式。比如,面向中年级学生时,可以采用开火车、连锁操练、传令兵等趣味性更浓一些的形式;面向高年级学生时,可以侧重词汇音、形、义的结合,或者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等形式,从降低记忆难度入手,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不能总是单调地重复一种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机械操练愈加的乏味。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体操练,切实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替换操练
这是在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教学活动,旨在训练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含义,在仿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创造的一种训练形式。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替换练习,加强已学知识的连接和信息链接。例如,学习5A Unit 1时,教师便可结合本单元谈论校园环境的话题,让学生模仿课文,使用本校的信息资源进行替换操练。可以借助平面示意图的设计,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组学生先统计学校功能教室的数量、位置,再将校园建筑的方位模拟教材的图片一一标注,随后请小组内讨论参观学校的路线,按照顺序介绍自己的校园。带着这些任务,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认真地进行讨论。在这种形式的操练中,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素材替换掉书本上获取的知识,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或多或少地都进行了二次创作,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保守封闭的格局,形成了一种开放活跃的课堂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话题拓展
话题拓展训练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目标语言的呈现、仿说,学生可以基本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要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在这样的行为参与中,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语言水平,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话题拓展的训练,巩固目标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设计3A Unit 10的巩固环节时,就可以把Unit 3中介绍新朋友的内容融入进来,你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来到快餐店或咖啡店,如何交谈,这样的情景能不断地把旧的知识与新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融汇贯通,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多种方式的表达,强化灵活运用的意识。如同学习日常交际用语How are you? 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回答:Fine, thank you. / Not bad, thank you. / Im fine, thanks. And you? / Not so good. 等等,使语言真正成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4.参与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有利于确定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了拓宽学生参与评价的渠道,在学习态度上应启发他们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敢于开口,积极操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认知上可通过自评、互评的形式对学生的模仿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测查,引导他们自觉地用目标加以对照,强化正确,纠正错误,促进人人在达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师应重视从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中提取信息,建立学生档案,及时了解情况,从而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思维参与
思维活动虽是在学生大脑中悄悄地进行,但同样可以通过外显的形式表露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真正做到运用这一语言工具表情达意,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只局限在机械地模仿,反复地背诵。需要教师创设模拟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开口,用教师的爱心和耐心消除他们的怕羞心理,培养学生敢说敢练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要抓住各种时机,通过全班、小组(4-6人)、排行、双人、个人练习等各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和交替使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频率和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使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有效提问
在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担心学生无法理解一些语言知识,往往是将词汇、句型进行反复讲解,机械操练,面向学生的提问也是以Yes或者No的形式为主。殊不知这种训练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够关注问题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问题的思维含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歌曲、谜语、阅读等形式,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教材中有大量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What can you find in the picture?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读懂图意。也可以通过欣赏歌曲、童谣,让学生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还可以在阅读训练中,以What、 Where、 Why、 How等类型的问题进行引导,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的流淌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2.多感官刺激
听说读写各自有相应的感官联系,但这种联系又不是单一的。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读,这些类型是信息的输入。而说和写则是信息的输出,学生需要把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内容,储存进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必须调动多种感官,眼、耳、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交替进行,不仅能减轻单一训练带给他们的疲劳,更能激发、保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活动的训练目标必须紧扣课时的教学目标,不能使活动游离于内容之外,流于形式。比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七单元时,教师利用一首欢快活泼的韵律诗渗透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现在进行时,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捕捉信息: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 on the grass? 接着借助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动手连一连,将相关的信息连接起来,再根据连线的结果,小组内谈一谈:The rabbit is dancing on the grass. 或者当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不很确定时,可以提问:Is the rabbit dancing on the grass?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
(汝泓,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