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类知识 优化教学策略

2012-04-29 00:44许开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日货中日关系建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这一状况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偏差,对知识的定位与分类不够准确。

我们常见的有关知识的定义大多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界定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认为:“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这样定义:“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在知识的认识过程中,不同的人由于视域不同,对同一知识理解的结果不同,理解的过程和方法也各有不同。事实上,知识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结果性知识,而忽略了过程性知识。

既然知识是认知主体对客体世界的知觉建构的结果,是需要人去阐述的,那么,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不可能仅仅反映知识,更应在知识建构中探索新的知识。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态度、认知策略以及情感价值观等也会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大致应分为三类:一是记忆类知识(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二是理解类知识(认知主体建构的新知识);三是体验类知识(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方法、态度及主体的情感等知识)。

记忆类知识是指那些事实或规定性知识,是我们可以通过感官认识的知识,是没有必要太多地进行解释和推理的知识。如“国家机构的构成”、“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等一般属于规定性知识,又如“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充满矛盾的”,这些则是事实性知识,只要记住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就可以,至于“为什么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则是另一类知识了。

理解类知识是需要我们解释的知识,不同的人其理解的途径、方法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如为什么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不同文化底蕴、不同阅历的人对此解释肯定有所不同,即使简单的“1+1=2”,不同孩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理解类知识既反映知识本身的内容,也反映知识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方法、途径等知识。

体验类知识,则需要通过人类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如修养,指人的行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为人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是生活性的,即实践性的。修养的实践性意味着修养在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修养实践本身而养育,而确立,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才可能形成这种知识。

这三类知识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人、人的不同成长阶段等方面而言。如“布达拉宫”,对于西藏人来说属于记忆类知识,而对于从未走出江苏的人们来说就是理解和体验类知识了。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小学阶段的理解或体验类知识在中学阶段可能就是记忆类知识了。

基于知识的基本分类,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笔者结合高一年级《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二框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课例,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记忆类知识的教学策略

记忆类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强化训练获得。因此,在这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主要是以创设情境、精彩演绎等为主,学生则需充分调动感觉器官接收各类信息,并内化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如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课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错综复杂,我让学生赏析了一组图片: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和中日举行联合海事演习。这组图片形象直观具体,学生充分运用看、悟、品等多种感觉器官,调动各类情感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较为直观而深刻的记忆。

二、理解类知识的教学策略

如上所述,这类知识是需要解释的,我们不仅要解释其表象,更要关注隐含在表象背后的不同理解方法、技能和过程。因此,在这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做精彩的演绎,又要让学生从演绎中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策略方法和生成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自我解构和构建,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造福人类。

比如在处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理解类知识时,我和学生一同回顾了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12年:

2001年以来,5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中日关系处于冰冻状态。

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首次出访就踏上了日本首相5年未曾涉足的近邻中国的土地,开始了被喻为“破冰之旅”的历史性访华。

2008年5月7日,胡锦涛主席应邀对日本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胡锦涛主席实现了“暖春之旅”。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附近海域我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中日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2012年2月20日,中日关系再现风波。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到访的南京市政府访问团一行时,公然抛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荒谬言论,引发中国舆论界强震。

结合以上材料,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和探讨两个问题:(1)结合材料,根据教材分析:2001到2012年,中日关系为什么会经历从“冷”到“热”再到“冷”这样一个过程?(2)选择你最熟悉的事例,对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作出自己的解释。由于学生对此素材既熟悉(知识旧),又陌生(角度新),所以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和激情。针对问题(1),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归纳出:中日关系由“冷”到“热”再到“冷”,这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一致或相悖引起的,从而更深地理解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这一理论。在问题(2)的思考与回答中,学生列举了许多国际热点,比如利比亚的局势等问题,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三、体验类知识的教学策略

由于体验类知识更多地存在于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之中,因此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时,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一个适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借助创设的环境,学生可以去思考、发现和批判,可以充满灵性地去感悟,乐此不疲地去探索,满怀激情地去创造。

如在学习“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一目时,为了让学生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精心组织了一场辩论会。步骤一,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织两个小组,一组为正方,以“抵制日货是爱国行为”为本组论点;一组为反方,以“抵制日货不是爱国行为”为本组论点。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查找资料,围绕本组的论点组织论据。步骤二,营造辩论情境。播放视频资料《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惹怒全球华人》,由此引出两种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应该坚决抵制日货,抵制所有日本品牌,以表达爱国之情;有人则持相反观点。步骤三,组织辩论及小结。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抵制日货活动可以让我们不动一刀一枪就打击日本经济,从而减少日本经济对政治的支持。有的同学认为,抵制日货表面看好像是爱国,事实上也伤害到我国的生产企业,最终将损及中国自身经济利益。有的学生则认为,中国企业的自身技术、管理等综合实力的超越,才是高层次的、值得提倡的抵制行为。因此,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爱国爱家……在这个步骤中,我始终没有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争论和理性的思考找出了答案,明白了维护国家利益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公民的事,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因此,对于这类知识,如果我们以单薄的说教代替学生的探索体验,学生可以接受知识的结果,但渗透于其中的态度、策略、兴趣、价值观等体验性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地得到。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们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知识的性质,并根据不同的知识性质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教学针对性的具体体现。当然,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和生生互动的过程,我们在研究教学策略时不能仅从知识性质角度来理解,还要关注教学中的多样性、层次性等相关内容,努力创设、打造一个有底蕴的思想政治课堂。

(许开红,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222300)

猜你喜欢
日货中日关系建构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抵制日货,韩国女性更积极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建构游戏玩不够
日货的爱与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血拼日货图什么?
吴芳吉:第一个用诗歌抵制日货的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