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波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X线摄影术和CT在胸壁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总结我院25例胸壁结核的X线和CT影像特征,经手术或病理确认,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 胸部X线摄影发现了肿块13例,CT全部25例均有发现,X线摄影对胸腔中的肿块发现有一定的难度;肿块的清晰度和周围组织的细微情况,X线摄影不清晰,而CT则能清晰显示。 结论 X线摄影术只能初步发现胸壁结核,CT扫描能清楚显示软组织肿块的精确位置和内部结构,以及肿块周边组织受损情况。对骨质受到的破坏情况,需CT甚至增强CT扫描才能了解详细情况。
[关键词] X线摄影;CT诊断;胸壁结核
[中图分类号] R816.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5—0090—02
The discussion of CT and chest radiograph for diagnosis of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MA Zhibo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Qinzhou City Hospital of TCM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CT or chest radiograph in diagnosis of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Methods To summerize 25 cases with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confirmed by operation or pathologic performed by chest radiograph and plain CT,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chest radiograph found lumps in 13 cases, while CT showed all 25 cases. Conclusion The chest radiograph can only be taken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while CT scan can clearly show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soft tissue mass and internal structure, and surrounding tissue mass. The finding of the damage of bones will need CT or especially enhanced CT scan for showing the details.
[Key words] Chest radiograph; CT diagnosis;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结核是一种有着很长历史的慢性传染疾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损害人体的多种器官,以肺部最多,结核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指肺结核。胸壁结核占所有结核病的比例很小,且临床不多见,因此易被临床误诊或忽略,造成疾病迁延[1]。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扫描成像和CT扫描确诊。现就我院2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经验,结合以往医学资料,总结比较X线和CT影像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5例进行胸壁结核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7~47岁,平均31岁。左侧胸壁结核16例,右侧胸壁结核13例,有4例患者左右均发现胸壁结核。25例患者共37个软组织肿块,其中6例患者为2个肿块,3例患者有3个肿块。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X线片扫描。CT机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2000I型,对胸部从肺尖到肺底进行常规扫描,扫描层厚5~10 mm,层间距5~10 mm。病变部位将扫描层厚降为3~5 mm,7例患者采用了增强扫描方式。增强的方式为:使用浓度为300 mg/mL的碘普胺作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进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2~4) mL/s,对比剂注射后0.5 min、2 min和5 min分别扫描一次[2]。
1.3 影像观察和判断
X线胸片和CT扫描的影像均由两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共同阅片,对检查中发现的胸壁肿块或疑似肿块进行细致讨论后再做结论,对所有检查发现的肿块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加以区分登记,详细记录肿块的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情况、钙化情况、增强扫描后影像以及对周围组织有无侵犯等,同时记录有无合并症。
2 结果
25例患者的X线胸片结果中,因肿块凸进胸壁内侧,X线胸片扫描受角度和扫描能力的影响,6例患者未发现病灶,共发现19例患者存在胸壁结核病灶,其中6例发现肋骨受损,13例发现软组织肿块,但对肿块的边界定位不清晰,肿块的内部结构也显示不清。而在25例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中,所有患者均显示有软组织肿块,其中胸壁外11例,胸壁内胸腔中11例,胸壁外和胸壁内均有的3例;检查还发现脓肿形成9例;骨质受到破坏6例,钙化表现3例。3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的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发现。通过这些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CT扫描能准确显示病灶的具体位置、与周围组织的清晰界限、肿块内部的具体结构等情况,见图1,而X线胸片有漏诊的现象,发现的病症也不清晰,见图2。
图1 胸壁结核的CT表现
图2 胸壁结核的X线表现
3 讨论
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多数是继发于肺和胸膜的结核病变,青壮年常见,其感染有以下几种途径:①肺结核或胸膜结核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扩散到肋骨、胸骨、胸壁软组织。②肺部结核或胸膜结核直接透过胸膜感染周围胸壁组织。③结核菌通过血液进入胸壁组织,对肋骨和胸骨造成破坏,后期疾病继续进展还可能穿过骨膜,引起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3]。三种原因中,前两种是继发性的结核病变,由已有的结核病变引起,第三种是原发性的结核病变。胸壁结核的初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只是盗汗、低热以及虚弱无力等特征,病变发生时不易引起重视,患者一般要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采取检查措施。胸壁结核到一定阶段后胸部会有受压可滑动、无痛或轻痛的小肿块,病变继续发展后肿块随之逐渐长大、变软,最后穿破皮肤长期流脓,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窦道。
胸壁软组织的肿块和脓肿是胸壁结核检查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病变形成的软组织肿块可以只凸在胸壁外或胸腔内,形成单侧肿块,也有肿块穿越肋筋膜形成胸壁内外的双侧肿块,呈哑铃状,与周围组织的区分很明显,肿块内物质的密度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皆有,肿块内软组织坏死和液化时形成低密度脓肿,随着时间的推移,脓肿内水分流失后肿块开始部分钙化或全部钙化[4]。因钙化一般从脓肿壁开始以环形方式强化,形成的钙化外壳是影像检查此病变的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在肿块内可出现点状钙化,这也是本病的另一重要CT影像表现,是本病存在的有力证据。胸壁结核的临床病理表现在破坏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形状接近于被虫蚀后的内空状,在部分骨质被破坏的边缘散布点状硬化的死骨影。胸壁结核的检查可根据如下情况予以确诊:由于胸壁结核大多数是继发性结核,因此胸膜和肺部或多或少会留下结核感染痕迹,在做胸部影像检查时可以根据其肺部结核特征做出诊断。胸壁结核与胸壁原发肿瘤和肋骨转移性肿瘤等病变的区别是,后两种病症多是中老年患者,且有实质性肿块,无脓肿,骨质破坏为融骨性,边缘无钙化现象,并且可以找到原发病灶。
X线胸片可以快速发现病灶,初步确定胸壁结核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胸膜的关系等,特别是从切线位角度观察肿块效果最佳,既可以发现明显的肋骨破坏,又可以查找肺部有无结核病灶,且价格低、操作简单、速度快,因此是临床广泛用来检查胸壁结核的手段。其不足之处在于对部分特殊情况下的结核肿块检查有一定难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胸壁结核肿块向胸腔内突出时,X线胸片的角度显示不理想,X线胸片易将此种情况诊断为肺内肿块。②对小的肿块和细小的钙化灶显示清晰度不够,为医生诊断带来困难。③肋骨在受损不严重时不易发现。使用CT诊断检查胸壁结核可以克服X线胸片的缺点,CT成像由于比X线胸片的分辨率高得多,因此可以详细地了解胸壁肿块内物质的密度是如何分布的,对其内部少量的液化坏死和钙化现象也能清楚观察,CT对肋骨是否被侵蚀能给出明确的观察结果,且增强CT检查可将环形钙化以及未钙化的脓腔明确区分出来,CT还能对肿块周围组织了解更详细以与其他肿瘤性病变相区分。CT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高,操作没X线胸片快速简单[5]。
从我们的临床经验和以上分析可以发现,X线胸片和CT检查在胸壁结核的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但我们认为只要患者同意,使用CT对胸壁结核进行诊断和鉴别比X线胸片的效果更好,诊断结果更准确。因为CT成像更清晰,产生误判、误诊几率低,利于医生的诊断,更利于患者治疗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宋世强. X线及CT对胸壁结核的诊断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89—2090.
[2]朱世伟,何小荣,吴晓莉. 12例胸壁结核的X线及CT诊断[J]. 重庆医学,2009,38(5):585—586.
[3]黄大成,李成杰,姚尉,等. 胸壁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J]. 西部医学,2011,23(4):732—733.
[4]李国志,赖登祥,谭益,等. 86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体会[J]. 重庆医学,2007,36(19):1997—1998.
[5]李志强. 胸部X线摄影术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对照研究[J]. 广西医学,2011,33(10):1331—1333.
(收稿日期:20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