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欢 辛越桥 马展为
摘要:随着安防产业不断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安防的产品也在不断发展,其不仅发挥了安全防范的作用,还具有自动报警、智能预警以及联网报警等新功能。其中,视频监控工程是用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灾害事故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不管是在喧闹的超市、商场、银行,还是在飞驰的高速公路上,或者是在私密性的办公室里,对于角落里的隐藏的摄像头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关注。视频监控网络能使安全防范技术更直观、更有效,提高了报警的准确性。而这些通过网络连接设备的摄像头却有着宽广的发展应用空间;特别是,伴随着设备向数字化的演变,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该文简单介绍视频监控,研究、分析视频监控的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视频监控应用工作机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视频;监控;监控系统;问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88-03
据相关信息显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视频监控的应用便在国内得到了普及,在公安、银行、交通、酒店等部门普及得尤为迅速,其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必要的基础设备。目前,随着安防需求的增加,更多的组织和部门开始应用此系统,而视频监控则已成为普通需求中的一种。据报道,在2010年前上海在市区内监控摄像头安装达到20余万个,全面建设了社会防控体系。视频监控的应用只是社会防控体系的其中之一,视频监控具有很大的规模市场。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视频监控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
1.1关于视频监控系统的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五部分组成:摄像、显示、传输、存储和控制。其工作,是通过摄像机由电缆把视频图像输送至控制主机,而后控制主机把信号分散至各监视器设备;与此同时,传输的语音信号被选择性的录入到录像机内。一般由操作人员通过控制主机发出指令,可控制对云台的各个动作和对镜头进行操作(调焦变倍),还可控制主机来实现多台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对于重要、有用的资料,可通过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的运用,实现对图像录入、处理、回放等操作。
1.2关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
在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短短二十几年时间里,由最早模拟监控→前几年的数字监控→当下的网络视频监控,不断发生变化。从专业上来看,其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1代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基于PC、多媒体卡相结合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的第2代;和完全依赖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PVS)的第3代。
第1代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CCTV),依赖专用设备(摄像机和录像机、线缆、监视器等),由于录像质量不高,且录像质量随拷贝数量增加而降低,是其发展受限主要因素。
第2代视频监控被称之为是当前“模拟-数字”监控系统(DVR),其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的“半模拟-半数字”方案,同样信号输出采用的是同轴缆,不仅支持录像、回放,还可对有限IP的网络访问。第2代是非标准封闭系统,由于五花八门、没有标准DVR产品限制,难以发展。
第3代视频监控则是未来完全IP视频监控系统IPVS,该系统的优点是,把Web服务器设在摄像机内,提供以太网端口即可。即当系统生成了JPEG或MPEG4数据文件时,只要授权予客户机便可从网络中访问、监视和记录或者打印。此外,全IP视频监控系统特点是:1)具有简便性。可通过有线、无线以太网把用到的摄像机连接到网络,也可以共用局域网的基础设施,还可以输出图像。2)具有强大的中心控制。只需要标准的服务器一台、管理应用软件一套,便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控。3)易于升级、扩展。可添加多台摄像机,中心服务器也可实现升级处理器和扩展容量磁盘驱动器、带宽扩展等。4)可全面远程监视。经授权,客户机可对其他摄像机直接访问,也可通过中央服务器实现对监视图像的访问。5)坚固冗余的存储器。可同时利用RAID、SCSI、磁带备份存储几种技术,永久避免硬盘驱动器对监视图像的影响。
1.3关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视频监控是实时监控各行业中的重点部门、重要场所,相关的管理部门利用它可得到有效的数据和图像、声音等信息。当突发性或者异常事件发生时,实时的监视并记忆其过程,能高效、及时地指挥,促使警方高速布置警力和处理案件。在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推动下,安全防护的首要目标是设备的数字化。而数码监控报警的特点是:及时显示监控画面,可对监控画面的质量进行单路调节,还可对每路的录像速度进行分别设置,能快速检索,设定功能有多种录像方式、云台控制能自动备份、网络传输等。
若加装时间发生器,可将时间显示叠加到图像中。在线路较长时加装音视频放大器可保证音视频监控质量。其适用范围有:企事业单位、商业场所内外部环境、银行、高档社区家庭内外部环境、证券营业场所、医院和机关、楼宇通道、停车场、图书馆、公园等。
1.4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1)本地录像,可保存一定时间段内的本地视频监控录像资料,并能方便地查询、取证,为事后调查提供依据。
2)权限管理为保证上网人员的隐私和录像资料的安全,通过操作权限管理和严格的权限控制,来确保系统的安全。
3)系统中包含网点基本信息的管理,并且电子地图相结合,当网点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的获取该网点的基本信息(网点电话、地址、负责人),更加快捷的联系到网点相关负责人。
4)服务器平台构架方便,只需安装服务器软件,便可以分配给用户不同权限来登陆帐号,即可以查看所管控区域的网点监控信息。
5)远程视频监控监控人员可通过远程对网点存储的监控图像进行调取,也可通过远程发出指令,实现智能化检索、回放、调整摄像机镜头焦距、控制云台来录像资料进行巡视或局部细节观察。
6)网点监控和电子地图相结合,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更加直观的查看网点所分布的地理位置,并且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显示网点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7)当上网人员在网点服务台出示身份证登记上网时,系统能自动将上网者拍照,和上网人员相应的上网卡信息传至公安机关监控中心服务器保存。
8)监控录像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是密码授权的用户只需通过的互联网与监控网点连接,便可以查看监控网点的任意即时图像,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录像,因地理位置而造成监督、管理的不便不再是问题。
9)系统可扩容性强,若需要添加新的监控网点,在服务器端添加相应网点信息和设备信息即可。
10)安全性能高。通过图像掩码技术,避免了对录像资料的非法篡改;可以进行录像备份操作的只有授权的用户,这就防止恶意破坏资料;另外,还具有日志管理的功能,确保了专用系统的安全性。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所传输的数据,全部经过加密。
2视频监控系统在应用中会存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经历了9·11”的袭击事件和马德里的爆炸案以及伦敦的爆炸案后,对于社会安全人们更加重视了,对视频监控也更加重视了。视频监控系统在发展的短短二十几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今,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视频监控系统也在不断地推广和应用于实践中,而在大量的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视频信息情报缺少标准化的生成方法,导致视频信息情报缺少利用。尽管,视频监控的应用现在已融入到民警的日常办案工作中,但仍然是用人工方式去浏览、排查,费时还费力。
2)视频信息的共享、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存在严重问题。跨域、跨警种、跨系统的标准严重不统一,造成信息孤立,限制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3)存储、传输问题严重制约工作。为节省存储空间,避免传输带宽的限制,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造成图像模糊且视频压缩时不够灵活,严重导致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及传输带宽,进而影响工作。
4)高效计算问题也是工作效率的基础。由于视频数据的特殊性,视频监控要求计算的多功能性和实时性,则需要构建统一的用于视频监控的视频计算理论和框架以便于高效利用到工作中。
5)视频信息化、情报化以及警务应用的各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对视频监控内容的不理解,没有一个高效的、标准化和完善的视频监控应用工作机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视频视频监控建进行全面了解后结合实际重点研究。
3如何推动视频监控系统健康而快速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去努力进行,并建立和完善视频监控应用工作机制。
1)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频监控系统,这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
通过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和发动参与活动,让人们对视频监控应用有深刻的认识,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积极宣传视频监控的优点和将要发挥的效益,接入了公安监控网络,形成了合力,为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动力。
2)加强规划指导,健全系统功能,全力保障强支撑。
一方面,要加强视频监控系统主干网络建设的规划指导。另一方面,对社会各行的自建视频监控系统的进行加强规划指导,细化分类原则、规范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对相关单位的现有系统进行指导和升级,好要规范新系统,为以后的资源共享与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建设保障。
完善视频情报分析功能和指挥功能。加强公安机关部门各级之间的视频指挥、查看现场图像、双方和多方通话,对不同报警方式(视频报警、电话报警、车辆号牌识别报警、人像识别报警等)的视进行频联动,以确保指挥高效性和打击的及时性。另外,情报提取需要建立快捷模式,使相关的图像监控人员能有效、高效的提出或存储用到的视频信息。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扎实有效,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努力促进视频监控工作良性化发展。首先,科技攻关重基础。在提供监控建设、运维等技术支撑的同时,积极探索视频网络共享机制。再者,奖惩分明重责任,可将视频监控应用纳入信息破案奖励范畴。
3)通过培训实施智能化改造,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运行保障。
随着技术的进步,视频监控系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的工作压力,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在视频信息及时提取方面的实战应用效能,促进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提高。此外,其功能的提高加强了对人的面像、步态、声音的识别和跟踪、预报警的能力;能识别出距离摄像头有一定距离的人群中的特定个体,还能自动对比数据库里的特征数据。特别适合于复杂环境(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码头等)中使用,达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及时发现和追踪,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侦查破案能力。
同时,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能迅速的掌握相关知识、熟练操作技能、遵守管理规定、及时上岗工作。做到规范化,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规范管理机制,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质量保证。
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由于地域较广、工程量大、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较多,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就无法保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质量。所以,要对各级监控中心的管理进行规范:对各级监控中心的各项安全保密的管理规程、主管部门的任务均实行严格的明确;同时,监控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明确并细化其工作流程;为调动监控人员的积极性,须建立有效可行的考核制度,将各级监控中心的监控作用发挥起来。另外,加强建设监控的团队:按照科学配依据齐监控人员,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训(如:思想政治素质、警务基本知识以及监控操作技能等),以此加强监控队伍的素质水平。其次,健全处警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即,视频监控、情报研判、结果反馈、警情处置等)的职责任务,提高效率、加强配合。最后,还要对视频资料的调用管理进行规范:为保证视频资料安全性,更好地发挥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促进城市的信息化的建设,规范相关部门对视频资料的调用管理并完善系统维护保养机制,切实保护视频监控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安全可靠运行。
虽然,已经不少社会单位的视频资源得到了应用。但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步伐还不能停止,在目前阶段其工作任务(即对资源整合、共享)还是比较艰巨的,还需要对监控系统的立法管理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深入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海燕,杨忠,钟经华.视频监控系统综述[N].电子报,2000.
[2]张扬.我国将制定视频监控行业标准[J].中国建材报,2008(4).
[3]左宏毅.视频监控资源在治安动态巡控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安防,2007(12).
[4]蒋水林.视频监控业务前景广阔[N].人民邮电,2006(7).
[5]居应兰,王恒潇.视频监控系统发挥大作用[J].六盘水日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