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强调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学生巨大的生命个体潜力。于是乎课改课堂中出现了“刻意”突出学生主体性现象。教师该问的时候不敢问,该讲的时候不敢讲,甚至把少讲话及无原则的宽容视作课堂主体性的体现,唯恐讲得多了,走入架空分析肢解文章的误区。学生把头凑在一起,合作、讨论、探究似乎成为一节“好课”的必需。有的教师甚至成了旁观者,只有学生热热闹闹的表演,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
南京市初中小班化实验教育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笔者所在的中学也是南京市首批初中小班化实验学校之一。经历了8年的教育尝试和教育实践,我对初中小班化教育教学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如何在小班化的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能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呢?语文大家余映潮老师说过:“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所谓“活动”表现为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为学生的活动,教师讲析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所谓“积累”则是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收获。以往大班的课堂教师也想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也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但往往受到大班时间空间的约束,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小班化的课堂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科学化,课堂活动也就更能体现活动的价值。
一、用小组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了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随着美好愿望而来的问题是讨论形式化:为听课而讨论,为课改而讨论等。小组讨论没有含金量,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一听即会。讨论的时间也极其随意,给五分钟时间讨论在三分钟左右就结束了。更关键的是小组讨论往往成了某几个学生的一言堂,其他学生形同虚设,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学生的收获当然也极其有限。
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所以小班化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首先需要进行有价值的讨论,语文中的字词学习,语言鉴赏等这类约定俗成或需要个性感悟的问题,就不适宜拿到小组中来讨论学习。其次小组合作讨论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要发言,力争做到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人人都是主角。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积极参与。这参与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在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二、用小组的交流汇报,深化学生的多重对话
学生活动怎样充分,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所谓“充分”,意味着学习要有质量,即有深度和广度。《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小班化的课堂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将这种对话推向深处。
有小组的合作、讨论,有学生自主的思考、探究,最后关键还得要落实到相互的交流上来,这就显得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发言汇报尤为重要。小班化的课堂交流重在把发言的主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其中。王尚文教师曾强调:“教师要通过学来教,即通过自身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对话不是单向的传输与接受,而是相互推动的一种互惠互赠的交流活动。一个小组的成员在充分发表见解之后,小组内及其他小组成员应一起分享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发现,给学生一种观点碰撞,使学生彼此之间受到激励,得到启迪与深化,或获得智慧与方法。当然,不能光有学生的交谈而没有教师的对话交流,小班的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对话者之一,理应参与对话,没有教师的参与,就不成为多向互动,也就难以“动态生成”。
当课堂里闪烁着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回荡着师生情感共鸣的音符,洋溢着人文精神的关爱时,教与学真正变成了一种探究的乐趣,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课堂就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真正的“学有所获”。
(成萍,南京市第八中学,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