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数学就好比味美而富有营养的核桃。核桃好吃壳难开,如果直接把整个核桃塞进嘴里啃咬,根本无法品尝到核桃仁的美味,而且口感之差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如果教师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给孩子,就好比直接把没有打开的核桃塞进学生嘴里,学生不仅无法体验到数学内在的“智”与“趣”,还会导致儿童拒数学于千里之外。
波利亚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教师有必要研究儿童,满足其必要的心理需求,投其所需教数学,让儿童自然而然走进数学大门,欣赏并体验到数学内在的神奇智趣之处,儿童才有可能悦纳并牵手智趣数学。那么,牵手智趣数学,儿童到底需要什么呢?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一、儿童需要小的故事,不需要大的道理
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儿童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最头疼的是总有一部分学生的神情游离在课堂之外,他们对同学的交流、老师的讲解充耳不闻。虽然教师一再强调专心听讲的重要性,但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其实,儿童喜欢小的故事,不需要大的道理。数学课堂中,如果借用故事情境的形式呈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教师一说,“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学生的眼睛就会立即放光,神情立马专注起来。
比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为了让孩子讨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指示时间的方法,我故意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小故事——我经常不小心做坏了事情。有一个星期天,我在家打扫卫生,擦桌子时,一不小心把桌上的闹钟碰翻了,小闹钟‘哐当一声掉到了地上。我拿起一看,钟面上的分针、秒针都摔掉了,只剩下了一根时针。不过,小闹钟的心脏没有摔坏,还能听到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转动声。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钟面上只有一根时针,能不能告诉我们是几时或者是大约几时呢?”接着课件先出示只有一根时针的钟面,让学生判断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白了: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时针靠近几,大约就是几。
古今中外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数学史料故事、数学趣题故事以及数学家幽默小故事,都是数学宝库当中的朵朵奇葩,如果将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融入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学生渴望弄明白故事结果,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另外,有的数学故事还反映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课堂中融入这样的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儿童需要游戏活动,不需要枯燥演练
斯宾塞说:“在所发生的一切教育的变革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把知识的获得当成一种快乐的,而不是苦恼的事情。”儿童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游戏活动。“要是数学学习就像玩游戏那样,那该多好呀!”这是儿童发自内心的渴望。儿童需要快乐的游戏活动,不需反复演练枯燥的数学习题。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游戏活动,但不少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常把游戏过程删掉,只把这类题目当成普通的练习题,让学生一“练”而过。实际上,游戏的过程,正是儿童思维活跃的过程。儿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并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
比如一年级教材中有道“10的分与合”的题目,不少教师让学生看书说一说,或用笔在书中连连线就完了。我在课堂中把10张数字卡片发给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虽然这只是个简单游戏,但学生玩得不亦乐乎,玩了一轮又一轮,依旧不肯罢休。游戏过程中,还遇到了这样有趣的小插曲:一位孩子举着数卡2问:“谁是2的好朋友?”一位孩子举着数卡7跑上来说:“7是2的好朋友。”一位孩子举着数卡8跑上来说:“8是2的好朋友。”一见上来两人,我随口就问:“谁是2的真朋友?谁是2的假朋友?”全班孩子边笑边说:“8是2的真朋友,7是2的假朋友。”举着数卡8和数卡2的两位小朋友手拉手成了一对好朋友,举着数卡7的孩子急着问:“谁是7的好朋友?”“3是7的好朋友!”举着数卡3的学生边说边跑到“7”的身边,与“7”牵手成朋友。我乘势追问:“谁是7的真朋友?”孩子们笑着大声回答:“3是7的真朋友!”孩子们在辨别“真朋友”与“假朋友”的过程中,明晰并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
数学课堂不应该是枯燥演练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数学思维的运动场。一些教学环节不妨设置成鲜活有趣、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使教学过程游戏活动化、儿童趣味化,让学生在活动中玩,在玩中愉悦思考,让抽象严谨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用“生动”有效演绎“深刻”,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与智趣数学牵上手。
三、儿童需要具体帮助,不需要简单指令
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先天素质或家庭环境的不同,难免会出现差异。一些数学学习困难的孩子,在数学学习遭遇障碍的时候,需要得到教师具体耐心的帮助,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指令。
我班上的小周涛在一年级学习认数时怎么也记不住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一天放学后,请家长过来交流。家长唉声叹气,说孩子意外早产,先天发育不良,头脑很笨,虽然天天在家背,也只能记住5以内的分与合,6就分不清了。我数出6枝铅笔给小周涛,帮她分出1枝放在左边,她挨个点数后,说:“6可以分成1和5。”我再帮着分一个过来,问:“6可以分成几和几?”她一一点数后说:“6可以分成2和4。”就这样,分一次点数一次,一直分到5和1。我告诉她,就这样反复分,边分边说,就会记住6的分合。她不断地分、点数、说分的结果,分了若干次后,明显有了长进,因为她可以不点数,也能直接说出分的结果。又分了若干次,我用书将她每次分后右边的部分遮盖住,让她说出被盖住的铅笔数量。开始,她说得很犹豫,经过若干次后,她也能很快说出正确的结果。最后,她终于可以脱离铅笔,能按分笔的顺序全部正确说出6的分合。我告诉她:“每天重点分一个数,6的记住了,分7,7的记住了分8,只要天天在家像刚才这样边分边说,7、8、9、10的分合,很快都能记住的。”以后,周涛在家天天分,一周多点时间,就完全记住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
儿童之所以记不住10以内的分与合,不是没有花时间去记忆,而是10以内的数感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教师发现周涛这样的孩子10以内的分与合记不住,只是简单地指令她回家背,而没有具体的帮助,像周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记住的。反复指令后,学生还是记不清,久而久之,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认为孩子的智力天生有障碍,数学学困生也就形成了。
四、儿童需要经历成功,不需要习得无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给以难受的电击,狗逃避不了。多次实验后取消逃避障碍,仍给以电击,此时狗本可以逃生,却非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绝望无助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同样会发生。当一个人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会放弃所有努力。
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次次把题目做错,一次次遭遇失败,也会导致“习得性无助”。这样的儿童就会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智力低下,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从而远离数学,甚至痛恨数学。成功乃成功之父,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经历成功,而不需要习得无助。
一次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让学生思考怎么算出20—9的得数,有的孩子用“破十法”,有的孩子“想加算减”,坐在最后一排很少举手的郑志越举起了小手,因他是数学作业经常需要单独再辅导的学生,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他说:“我是这样想的:20—10=10,10+1=11,所以20—9=11。”一年级的孩子能通过比较想到“多减的要加上”,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故意说:“我有点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呀?”郑志越手舞足蹈解释说:“因为20—10=10,那减9,结果就是11。”一些同学明白过来帮着解释:“对,因为20减的是9,减10后,结果要加上1,就是11。”我用赞叹的口气说:“郑志越用比较的方法算出了20—9的得数,老师也没有想到这种方法,郑志越真是太善于思考了!”大家给了他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课后我又通过“家校通”给他的家人发去了报喜的信息。
郑志越这一次成功的经历,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的高度认可,他那被人承认、被人欣赏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大增强了他的自我认同感,他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好像被充分激发,他像获得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完全变了样。此后,他变得自信阳光,爱思考、爱表达。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他成了善于思考的学生,而不再是糊里糊涂的数学学困生。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数学是抽象严谨的。在有些人看来,让儿童与数学牵手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其实,人人都有数学基因,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数学家、科普作家基思·德夫林在他的《数学犹聊天——人人都有数学基因》一书中指出:人们生来就有“数的本能”,如同他们具有“语言天赋”一样。另外,数学也是神奇的,比魔术还有趣,一旦牵上了手,就会入迷,再也不想放手。很多数学家正因为从小就迷恋上数学,才穷其一生的精力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只要数学教师能把儿童当“儿童”,读懂儿童的心理需求,顺其天性而为,顺其所需而教,就能当好“红娘”,让天真烂漫的儿童都不讨厌抽象严谨的数学,让一部分儿童主动与之倾情牵手,进而享受在研究智趣数学的过程之中。
(吴汝萍,金湖县实验小学,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