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中,“思维”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与“感性认识”相对的,指理性认识,即思想;也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能力”就是指这种思维的本能或能力,尤指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的能力。
“经济学思维能力”就是指在经济学知识认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了解经济现象认知和理解经济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合作下,对不同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处理,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和价值的判断;同时,运用掌握的经济概念和原理,推断该现象产生原因、发展趋势、和应当采取的措施的思维运作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去识别经济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而作为高中课程培养目标的“经济学的思维能力”又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其他阶段的独特的属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归纳:
1.作为社会科学,它具有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的特点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自然科学是揭示一般物质世界的必然性的,对必然规律的揭示就是科学的全部内容;而社会科学除了揭示必然性以外,还必须揭示把必然性变成可能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发展道路,仅仅揭示必然性还不是完整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揭示的规律,从验证其正确性的角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当然,自然科学一开始也是一种必然性假说,假说通过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被证实,假说就变成了科学。但是,社会科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被发现变成了科学,要被证实就比自然必然性要复杂得多。例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到共产主义实现,才能被最后证实。因此,社会科学是一种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直到某一相对真理完全被证实的时候,它的历史使命才能完结。
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相比较自然科学结论的唯一、严密,其思维特点更具有开放性。它不仅揭示必然性,还必须解释可能性。
2.作为思想政治课,它具有区别于历史学科思维的特点
思想政治和历史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两门社会科学之一,谈学科思维的特点,必然需要比较和区别这两者的不同。关于“历史学”的定义,虽然古往今来不同的史学家有不同的定义,今天仍然莫衷一是。但是,历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历史是历史学的基础,这是没有争议的。因此,虽然在历史学思维中也追求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既要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又需要对其升华。但是,历史学科更加明显的是对事实判断的追求,史学家首先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性。而包含了经济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研究的是现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除了探寻世界是怎样的,它的本质、规律是什么,追求事实判断,还要研究这样的社会现象是有利还是有弊,它应该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就体现出思想政治课追求价值判断的思维特点。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从事各种活动,往往需要对两种思维方式协同使用。历史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都需要这两种思维,但是,他们又各有侧重。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某一历史事实或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的加工处理,达到对历史事实或概念的理解。因此,历史学科比较强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思想政治学科则需要探寻现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的本质,产生的原因,抽象出这一类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预测其影响、采取措施,强调培养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思维有明显按照时间(历史)序列推进的形象思维特点,而思想政治学科则明显的有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的特点。
3.作为高中阶段教授的课程,它具有区别于大学教授的相关学科思维的特点
从其深度而言,区别于专业的经济学研究所涉及和要求的深度和严密程度,它是通识课程,偏重于基础的思维能力和要求。高中阶段的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融入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学习《经济生活》并不需要学生通晓深奥复杂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专业工具全面深入分析经济现象;只需要学生能够区分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发现经济现象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如果将其问题化,可以是:应该如何?标准是什么?如何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如何处理理论和现实之间的某些不一致?等等。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培养的“经济思维能力”具有基础性,相对浅显,重在培养兴趣和思维启蒙。
4.作为经济学,它具有区别与思想政治课其他模块思维的特点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思想政治课四个模块中最年轻的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他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他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既然如此,区别于“政治”、“文化”和“哲学”模块,属于“经济”特有的思维特点和能力表现则可以简单概括为:能够用这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一些问题,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认识分析社会,并提出解决的措施。这包括:成本与收益、公平与效率、分工与协作、竞争与垄断、供给与需求等思维的方式。
二、培养经济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1.从生活的经验出发,注重经验逻辑与科学逻辑的统一
杜威先生认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2]而现代的高中学生,对经济生活都有一定的参与和体验,从个人衣食行的消费、家庭的投资理财,到商家的打折促销、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学生已有的经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发经济学的思考,就能达到从生活逻辑到学科逻辑的升华,让传授经济学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在教授“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时,我关注到学校后门口的小吃餐饮行业发展得格外红火。每天中午学生们总是不遗余力、倾其所有地关照小吃店的生意,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鸭血粉丝”了。于是,我就以备受追捧的“鸭血粉丝店”切入,让学生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后门口的鸭血粉丝店越来越多,连原来的杂货店和学校的食堂也加入竞争?第二,你希望看到鸭血粉丝店越开越多的情形吗,为什么?第三,这种激烈的竞争如果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在市场经济中影响资源配置的三大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一课的教学,收到了很好效果。熟悉的生活场景、日常的生活体验,学生有话可说,而从经济学角度的设问,又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生活,从经验逻辑到学科逻辑,使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得到了培养。
2.善用矛盾冲突的社会现象,培养辩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决定着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正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促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经济生活中,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利用好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培养他们辩证地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我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中国入世成功,举国欢庆;另一幅是智利5万人举行反对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总统布什来访的游行。为什么面对经济全球化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国究竟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加入世贸组织?强烈的态度反差自然引发了学生这样的思考。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不难得出总结:不同的态度基于问题本身辩证的两个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然而,我国积极加入,则是由于对我国,机遇大于挑战,机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挑战是能够转化为机遇的。在现实的反差和冲突中,学生也认识到:得与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得必有失。参与经济活动,只有益而无损的事和只有损而无益的事一样是不现实的。经济思维能力也就体现在以最小的损获得最大的益,因此要辩证地思考损益关系。
3.组织学以致用的模拟活动,培养积极开放的思维品质
英语中有一个谚语:“Tell me,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参与,我掌握。)”。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学习、思考、探索,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培养积极的思维,体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开放性思维特点。
《经济生活》模块我将传统的学习小组“升级”成了模拟公司。每个“公司”给自己命名,设立公司章程、经营范围、法人代表以及人员分工等。在后续的教学中,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学科任务也顺理成章成了“公司”事务。学生以“董事长”、“总经理”、“会计师”、“销售员”等不同的角色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校园范围的模拟经营活动,更是《经济生活》学以致用的一次实践。学生不仅深刻感受了课本中“价格与供求关系”、“需求弹性的理论”、“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市场调节的缺陷”等观点,并且还自觉运用这些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的问题。例如:模拟经营时恰逢学校运动会,饮料市场被许多“公司”看好,竞争也很激烈。于是,学生们为扩大销售,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方法:短信订货、送货上门,购买一箱赠送班级保洁一次,运动会冠军免费赠饮一瓶等等。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生机,收获了经济活动中创意带来的经济效益。
4.由习惯的经验切入经济的思维,开辟头脑中经济的新视角
“我们依靠习惯来理解新事物,但总是坚持把习惯的倾向变成有意识的观念,反而会妨碍他们发挥最好的作用。”[3]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利用某些熟悉的经验,又不能局限于习惯思维,要能够启发学生变换角度,以经济的视角思考熟悉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经济的思维方式。
在讲授“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中,我以“三个和尚”的故事为背景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有什么办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学生非常踊跃,说出了许多办法:排值日表、挑水多的人给予奖励、打一口井、用水车把水引上山、安装雨水积水池和净化器等等,很有创意。紧接着,我提出了第二问题,“你能不能把以上的方法加以归类呢?”——经过我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了两大类: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而这恰是公司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堂课上,我运用了一个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重新的演绎和设问,让学生在头脑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多了一个经济学的视角,培养了学生们以经济的方式审视和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学科。面对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又问题不断的时代,对经济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甚至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经济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高中学生,学习一点经济学知识,培养初步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能力,无论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学习,还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明确高中学生应当具备的经济思维能力的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美]保罗·海恩著,史晨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3][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常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