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亚泰
摘要: 高校学生科技社团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各高校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功能、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科技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社团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场所,是高层次、高水平和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培育基地,而高校学生科技社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渠道,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营造了校园科技文化的氛围,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了高校的学风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是一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通道,是当今各高校的工作重点。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培养21世纪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进国家人才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科技社团的概念和功能
1.大学生科技社团的概念。
学生科技社团是指高校内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群众性团体,其目的是加强专业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科技社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大力发展高校学生科技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功能。
(1)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养。学生科技社团是重要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大学生可以巩固、延续、补充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构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由于学生科技社团是以大学生依据对专业的兴趣而建立的,因此,学生科技社团的组建不受学生系别、专业和年级的限制,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容易让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推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实践能力。学生科技社团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实践与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能力,为同学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提供了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也为大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提供了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二、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科技社团的现状。
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科技社团有着鲜明的特色和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根植于高校浓郁的文化、科研氛围中,科技社团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科普推广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得力,活动效果难到位,社团文化难以传承等共性问题,加上还有科技社团特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以致它应有的功能未能很好地显示出来。
2.目前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科技社团的活动是以科研活动为主的,较高的专业要求和科学的严谨性都要求此类社团必须配备专业型、科研型的指导老师,而学校团委的老师一般很难直接担任和直接提供这样的专门指导老师,同时学校没有给科研型社团聘请专门指导老师的相关机制,学校团委更是难以操作,如此,科技社团的发展很难得到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社团成长和成果的取得存在不小的障碍。
(2)科研经费和场所难以得到保障。科技社团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还有充足的科研设备和空间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原本就不充裕的社团资源和资金很难满足工作的需求。
(3)社团成员低年级化。现在参加社团的学生普遍是低年级的学生,这对科研教育教学型的社团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说这种情况在广大的社团中是较普遍的,但是在科研型社团中的影响却更大,科研型的活动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需要丰富的经验维持社团活动的开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低年级化”是造成社团“迅速衰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科技社团促进学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1.坚持正确导向,促使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根本上要服务于学风建设,实现学风建设与学生社团发展的互动。创造条件组建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科技社团。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围绕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一些理论型社团、科研型社团,将德智体美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社团活动考核的指标,在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以此推动全校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
2.开展丰富的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学生科技类社团要围绕专业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术报告、科技竞赛等,将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学术提升连接起来,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推动形成热爱科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
3.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从活动内容看,学术类社团可以为会员提供专业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平台,能通过学术讲座、专题讨论、发明创造、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会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从活动范围看,社团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决定了社团活动范围由社团内部向校园向社会拓宽,有助于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行业动态的习惯,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同时又挑战理论;从工作方式看,社团的商业化趋势推动了社团与企业的合作。为争取企业经费支持,社团必须考虑企业的需求,以会员自身的智力与文化优势服务企业。社团围绕企业与自身发展所设计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灵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水平。
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作用
1.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所重视,但由于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各类社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主体缺位现象。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中教学相关部门的缺位间接导致了活动的盲目性与低水平。因此,高校要努力创建教学相关部门支持科技社团发展的有利环境,发挥教务部门与学院在学生第二课堂中的应有作用。其中前者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从制度上鼓励教师参与社团活动、解决场地等困难,后者则可以解决指导教师人员配备与协调问题。
2.加强专业指导,制定合理的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对科技社团的指导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挂靠院系”的管理方式。社团依据自身的意愿选择挂靠院系,与某一专业相关的社团就可以选择挂靠设置该相关专业的院系,也就有了易于邀请专门的指导老师的可能性。同时,学校、学院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专业指导老师的聘任,社团可自主或委托学校在校内外聘任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和与社团性质相关的专业特长,其资格应受到学校、学院的审查。学校应明确指导老师职责和要求,严格进行考核,确保指导老师能够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具体指导。
3.丰富科技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的时效性和科研的创新性。科技社团应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高实践与科研的能力。此外,应借助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力所能及地进行课题资料收集、课题调研等工作,以此锻炼科研能力。专业素养高的成员还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项目,由此在社团内形成科研团队,建设科学、合理的科研梯队,提高成员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4.健全学生科技社团的组建和内部管理机制。在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三大功能中,科学的自我管理是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社团存在的生命力弱、发展不稳定等特点,要从管理上寻找突破口。社团的筹建、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人的产生、管理制度的健全、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得出等,均要充分体现学生在社团中的自我管理职能。做到在制度方面确保社团各个部门正常运转,在人员管理方面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在活动管理方面形成常规性活动、特色活动等有层次的活动体系。
五、结语
大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而科技社团在中间则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加强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大学生科技社团的潜力,大学生科技社团就会成为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5号.
[2]葛健伟,曾珠,寒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努力拓展学生素质[J].嘉兴学院学报,2006,(6):5-7.
[3]楼晓英.学术类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8-61.
[4]李明江,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