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萍
摘要: 在如今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实现化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个问题值得教师去思考。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意在通过信息技术在化学教育中的合理应用,发挥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课件与网络、多媒体、模拟功能的引导作用,为化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化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提倡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也再日新月异地更新之中,这些技术如何才能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是教育现代化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无非是用无声无色的“课件”代替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传统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记,随着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便有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课件”。一时间,“课件”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无处不见它的身影。“课件”带给课堂教学很大的冲击力,能起到引发学习兴趣、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等作用,但是这些“课件”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形。化学知识随着科技在不断更新中,像纳米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知识打破原有观念对化学学科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化学的发展呢?要实现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让辅助设计成为化学教学的辅助翅膀
化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可以克服人类器官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将微观级加以宏观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瞬间变化可以定格或回放,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容易学。例如,初三化学《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中介绍物质的组成,这些内容光依靠教师讲,大多数的学生会觉得难理解,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三维动画,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物质的内部情况,让学生一目了然,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强化了直观效果。再如一些爆炸性的实验,如果做实验危险性极大,不做的话学生会没有印象,那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模拟这些实验。既让学生明白反应的直观想象,又可以知道其危险性,必须小心应对,受到了安全教育。还有一些反应会瞬间完成(如爆炸)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的反应(如缓慢氧化反应),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其变化,也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瞬间定格或者加速快放功能,加以演示。
总之,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增强化学变化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同时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了各科之间的整合,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化学转变成为“研究”化学,开辟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广阔天地。
二、让课件和网络成为化学教学的增容翅膀
课件和网络的引入大大增加了化学教学的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集成高密度的知识,优化处理大量信息,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很多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化学变化转化为直观的动画。还可以利用文字的变化,如变形、变色、设置出现形式等突显知识的重点。板书和课堂练习题也可以集成在课件中,让整堂课的构想合成一体。此外,网络更是增强化学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譬如,当讲到《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时,在课堂上学生只能简单地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但目前听到更多的是关于“干冰”、“温室效应”等时髦的词汇,学生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内容时,就可以请学生在课外自己上网查找丰富知识。再如,日前被很多中国人所关注的龙芯计算机梦兰集团正在开发学龙网,学生就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学习并自我测试。教师的任务在于发挥课件和网络的价值,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三、让多媒体成为化学教学的趣味翅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的多媒体化,能使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变得具体化,化学反应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化为有声,使学生好、快、准、深地把握重难点。值得一提的是,常说好的课从开端开始,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请出一些卡通人物来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就可以尝试请出一位侦探,让学生来当一回助手,探究“死狗洞”的死因。而在课中,也可以请卡通人物来出题,引导学生学习。现在新的科技,可以实现4维动画,带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时时交流,学生会更感兴趣。再如,在谈到《元素》时,预先让学生上网查找关于人类发现元素的故事,课堂上进行交流,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学习。因此,化学教学的多媒体化可以用文字的变化,声音的衬托,动画的演绎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让模拟功能成为化学教学探究的翅膀
化学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简单地以计算机模拟来代替亲手实验,这是不足取的,因为只有身临其境地去做实验,才会有新的发现。但当危险的或者无法真实操作的就可以模拟出来,补足了实验的缺陷。而且,教师可以尝试把那些“来不及做”的模拟实验用于复习,效果会比较好。教师还可以录制一些实验操作的过程,要求学生来查漏补缺。而且,现在的电子白板技术,就加入的化学实验器材和元素表等模块,教师讲题目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非常方便。总之,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带给学生更多的探究乐趣。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优化了化学教学的过程,给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信息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化学教学必须从实验出发,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教师要把握好这个“量”与“度”的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真正为化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齐群.前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化学教学,2003.6.
[2]韩建光.我的所思、所做、所感.中国教育学会,2002.
[3]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8.
[4]张丰.浙江校本教研工作的策略思考.浙江教研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