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云 黄松
【摘 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但在会计计量上,很多企业资源由于未来的经济利益不可控而不能计入无形资产。文章探讨了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可能性以及在何种情形下确认为无形资产能更好地反映企业价值。
【关键词】 企业资源; 无形资产; 利益不可控
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有如下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某些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由于企业无法控制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但随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部分企业资源未来经济利益难以控制和计量的问题被放大,没有很好地反映企业价值。鉴于此,有必要讨论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问题,以使得企业更好地反映自身的价值,利于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一、何谓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
利益不可控即指利益不能被控制。无论反映在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上,未来利益不能被控制的企业资源有很多,本文主要讨论反映在无形资产上的企业资源,如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反映在无形资产上的企业资源的分类有:(1)市场资源,指企业拥有的市场资源的潜在利益的总和,如顾客满意度、客户名单、特许经营权等;(2)人力资源,包括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掌握的知识、忠诚度等;(3)使用权型资源,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4)文化管理型资源,指企业在组织、管理、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而带来的潜在经济利益,包括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等其他资源。
企业对上述分类中的各种企业资源无法控制其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因而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反映在无形资产上的企业资源还有如企业网站的域名、顾客投入的感情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形象等。
二、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能否确认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定义使得企业在处理这部分企业资源时不能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我们是否有可能将利益不可控的资源变得可控或在一定程度上可控,从而更好地反映企业价值呢?
(一)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必要性
在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创新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从而导致投资向无形资产倾斜。最近的两三年中,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断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大多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如果我们从其企业本身看其企业价值的话,众多企业都不能达到上市的资格,如Google在2005年第三季度的会计报表显示其资产总额仅为94亿多美元,而公司市场价值已高达1 200亿美元。为何与现实中企业的价值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无法对自身价值有重大影响且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可控的资源在会计上进行计量,并在企业报表中反映出来,致使企业价值被低估。这种低估会使得企业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价值,使得企业不能更好地融资,从而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
基于真正反映企业价值的想法,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部分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肯定是必要的。现行的无形资产定义遵循了谨慎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但过于谨慎,无法更好地反映企业价值。为了使一个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使得整个国家经济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将利益不可控的部分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
将利益不可控的经济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有助于:(1)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2)更好地反映企业价值,促进企业融资和借贷;(3)更加充分地调动各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4)促进会计制度的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二)利益不可控的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可能性
无形资产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无形资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企业报表中反映出来。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该项目在促成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方面的作用,以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能力能够被证实;第二,取得该项目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基于此,前面所述的众多企业资源即使不能全部促成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或者这种作用不能被证实,但总有部分如人力资源、使用权型资源等有这种能力并且被证实。至于第二个条件,成本也主要反映在形成该项资源的费用上。如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处置权而发生的支出,在合同期内企业始终拥有这一使用权、处置权,并在支付使用成本后能运用这一权力为企业创造效益;再如使用权型资源的取得成本,是企业为了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的提高而发生的支出,主要表现在申请这种使用权的申请费用、改进费用等等,在企业支出上都是可计量也是可辨认的。因此,许多看似未来经济利益不被控制的企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
另外,即使成本或者利益不能可靠计量,只要被证明对于企业的利益增加是有作用的,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评估的手段来确认收益和成本。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重置成本法、现值收益法、现行市价法等等。评估虽然不能做到很精确,但是在证明对企业有作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其纳入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中,从而更合理和有效地反映企业价值。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只要方法得当,在不违背谨慎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的情况下,将利益不可控的部分企业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是可能的,具有可行性。
三、何种情形下利益不可控的经济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持续稳定且产生重大利益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部分企业资源虽然不能控制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但不代表这项企业资源就没有经济利益,只是难以计量而已。如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但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人员大多会在企业呆比较久的时间甚至终身呆在这个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时,企业可以基于对企业价值的重要性来对人员进行分类,真正有助于企业价值增长并且是重大的,应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由于企业都会与员工签订合同,那么产生利益的期间可以同于合同年限。在合同期间内一个员工对于企业利益的增长具有重大影响时,可以通过利益的一定比例或现金流量法等方法将这部分人力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而对于那些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员工采取统一计量或者不计量的方法。对于客户关系,很多企业都拥有一些关系稳定而且合作时间较久的客户,同样,企业对于那些重大且稳定的客户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其利益反映在每年为企业贡献的销售率、企业挖掘新客户的费用、企业其他维持客户关系的额外费用等等。这些都可以确认或部分确认为企业的利益而计入无形资产。
总之,对于那些稳定持续且能产生重大利益的经济资源应计入无形资产,而某些不产生重大利益的企业资源选择统一计入或者放弃计入。重点在于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经济资源应计入无形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二)短期内促进企业利益增长且影响重大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企业在短期内如经过流程改造方式而建立了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特殊人才加盟后获得的爆发增长,获得各种使用权资源后促进企业销售率的增长,企业搬迁后有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迅速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其他成本降低等等,都是短期内促进企业利益增长的。如果这种增长是重大的,并且可以明显辨认的,那么企业除了确认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还应确认这种资源的价值。这些企业资源为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了超额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将这种超额利益加上预估其未来带来的现金流量现值确认为经济利益,并在一定时间内摊销,从而使得上述企业资源在符合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前提下能够确认为无形资产,增加企业价值,从而更精确地反映企业价值。
(三)对特定企业资产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特定企业指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企业、技术创新性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如人力资源等得不到确认,这些企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企业价值被低估。为了能更好地反映这些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将对公司利益产生有重大影响的如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智力资源等确认为无形资产。这种重大影响体现在,这种企业资源确实对公司带来了利益,不将这种企业资源计入无形资产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控制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呢?可以通过产生利益的一定比例均衡确认和计入无形资产。若无法判定其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计入,或者采用更好的估值技术对这种未来经济利益进行估值。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笔者认为可以容许一定的操纵空间,以更好地反映企业价值。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上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指出:1.能够得到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偏窄;2.对新出现的无形资产的确认不够及时;3.产权观念落后,会计计量不实等。我们也看到在某项经济学上的无形资产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问题上,学者们有的支持将如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都确认为无形资产;而有的学者则基于谨慎性原则和减少操纵的可能性反对将经济学上的无形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这种分歧的存在恰恰反映了理论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关心。如上所述,本文认为未来利益不被控制的企业资源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反映在无形资产上的企业资源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从而增加企业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芳芳.关于商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安徽电气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8(2):48—52.
[2] 黄静.对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09(8):50—51.
[3] 温畅,荀厚平.试论人力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J].水利经济,2006(2):43—45.
[4] 罗桂兰.试论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J].财会研究,2008(15):35—37.
[5] 田晓佳.试论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中存在的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52—53.
[6] 纪洪萍.新准则中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J].审计月刊,2008(9):52—53.
[7] 葛欣.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探讨和分析[J].商业会计,200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