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严禁”背景下高中政治作业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2-04-29 14:11于善华
考试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政治

于善华

摘要: “五严禁”背景下,政治课教学任务必须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这就给政治作业的布置及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政治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政治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应是开放的,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层次化、开放化、共享化、探究化、生活化、多元化等原则,努力创设政治作业情境,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桥梁。

关键词: “五严禁”高中政治作业模式弊端要求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结合本省教育特点和现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五严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两小时以内。”而根据近几年来的江苏省高考新模式,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其余学科都作为等级测试,并且要求很低,许多学校为夺得荣耀,赢得信誉,就将有限的时间几乎都分摊到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让学生夺得高校的“入场券”。政治作为学测学科之一,必须为语数外学科让路。

新的社会背景给高中政治作业的布置及评价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传统政治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政治作业中不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概括起来,传统的政治作业的缺陷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单一,内容乏味。

传统政治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作业模式固定,单调乏味,无非是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命题用语干瘪,无非是概括、比较、评述;内容囿于课本,枯燥机械,缺乏时代感,许多老师布置的政治作业往往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或者课后练习、配套练习一股脑全部要求做在作业本上。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而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很少。耽误了学生许多课外时间,而收效甚微。

(二)重知轻能,思维度低。

传统的政治作业尽管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再现、再认政治知识的能力,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激发毫无裨益,对学生学习政治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导,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缺失、引导不到位,近几年学生对“背多分”的热衷和迷信就是这种政治作业长期“熏陶”的结果。

(三)提问单向,千篇一律。

传统政治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

(四)学科中心,自我封闭。

在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的今天,大多数政治作业依然高举学科中心主义的大旗,命题范围几乎完全局限在本学科之内,很少见到跨科贯通甚至接触社会生活的佳作。教师的学科中心的自恋情结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五)评价单一,探究性差。

传统政治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对作业的普遍态度是完成后上交就万事大吉了,而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加之,传统政治作业强调独立思考,不允许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相互探讨,互相合作,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良好的习惯进行培养。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早在2004年4月就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将“活动、讨论、汇集资料、考察或参观”等作为高中政治的能级要求,这就为政治作业的“改头换面”提供了理论和操作的依据。

“五严禁”背景下,政治作业遵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应反思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能力。“五严禁”背景下政治作业的新设计方案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因人而异,作业层次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

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分层作业和自主型作业的布置,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极大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

(二)拓展课堂,作业开放化。

按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识结构的同化,“同化使其格局起量的变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顺应在于保证活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其格局起质的变化”,“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

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开放,不再单一刻板;评价方式实行多样化。

(三)协同合作,作业共享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五严禁”背景下,政治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

(四)创新思维,作业探究化。

1.老问题新问法,激发探索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可见,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非常关键。

2.紧扣重难点,突出时代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先导性、时代性学科的政治不能再局限在课堂的范围内,而要放眼天下,紧跟时代,政治作业也要以时政信息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五)人文关怀,作业生活化。

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应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政治作业应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感官体验,作业多元化。

实效性是作业的第一要求,是布置作业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动用多种感官,直接体验政治,感悟政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作业作为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建过程。在“五严禁”背景下,政治作业被赋予新的使命,值得广大教师去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向教师提出哪些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002,(1).国内外教育文摘,2002,(7-8).

[3]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快来写作业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