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巧
口语交际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也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课上也只是让个别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几句言,回答几个问题,对于教科书安排的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却很差。这与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相去甚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把口语交际的教学放到应有的高度,切实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要坚持一个原则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坚持以贯彻新课程为原则,认真落实学段课程目标和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要求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每个学段的要求和建议都是连续性、序列性的。这是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和具体训练的目标和方向,又是进行各种考查的依据。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就要联系学生实际,遵循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并且在考查中不能忽视口语交际知识的考查,严格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二、要做到两个重视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途径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途径有以下两个:一是课堂训练;二是课外活动。课堂是教师指导下的说话训练,是训练的主渠道、主阵地。而课外活动就是学生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口语交际重在平时,因此在平时课堂训练中力求做到:
一要重视听说训练的专项训练。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每册上都安排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项的口语交际训练,有演讲、复述故事等形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系统性的口语交际训练,这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二要重视平时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到口语交际训练经常化。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朗读、背诵、讲故事、归纳段落大意、复述课文内容以及课堂提问、讨论等。当然,还可以在每节课前或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在训练上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指导,提问上要多向平时怕开口的学生倾斜,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些说话的机会,照顾到全体。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训练效果。
三、要讲究三个结合
一是课内与课外结合。就是把课内训练的内容扩展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专题训练活动,还可以举办谜语竞猜、趣问妙答、小品表演等娱乐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达到巩固、提高课堂训练效果的目的。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二是听与说、读与写的结合。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各有特点,不能互相代替,但又紧密相连。它们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要整体发展,不能厚此薄彼。听、说、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读与听,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法;“说”又是写的先导。说可以使写更具条理化,通过写又可以巩固强化说的训练效果。在具体训练中,听与说的训练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先听后说、先说后听、边说边听。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通过听与说的训练,都可以对口语交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说与写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法:先说后写,先写后说。在训练方法上可以采取“开头作文”、“复述故事”、“话题表达”等方法,将说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下转 126页)(上接 143页)
三是口语表达训练与交际需要的结合。也就是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生活化、角色化。语文即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离不开语文,人们的日常交际主要靠口头表达。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目的,也正是着眼于这一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交际情景,对学生进行看口语交际能力的模拟训练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训练中可以模拟一些特定情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如“待人接物”的训练,“劝解安慰别人”的训练,“打招呼、打电话”的训练,“访问、求助、求教”的训练,以及“评价与道歉”的表达艺术训练等。通过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逐步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简明、连贯、得体、规范的要求。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认真贯彻执行《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多角度地强化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