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青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有的放矢地选用有关的诗词,将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场面、环境及一切有形的物体有机地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中有的内容很抽象且无基础知识相依托,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如果引用生动、形象的优美诗词,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从而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这样三个抽象化的概念学生能对它产生兴趣,能理解、能区分吗?正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很形象地解释了它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解释凭什么知道“夜半”是“钟声到客船”,而不是鼓声、箫声、木鱼声等?钟声和箫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远处的客船?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入了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这时,一个学生还另外举出一句诗句来——“闻其声而知其人”,有学生感叹终于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了。这里的古诗词引用贴切而自然,不生搬硬套,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些概念知识。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利用古诗词中所揭示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实,能够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使他们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使抽象的概念更形象化、通俗化,并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试想一下,课堂上同学们低吟着优美的诗句,咀嚼着其中的科学道理,怎能对学习科学没有兴趣?
二、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古诗词中可以挖掘的思维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就会向更深层次发展,学生就会深切地感受到一些诗词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引发学生去探索,以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在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时,“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些优美的诗句无不体现了科学与文学的有机结合。更绝的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晚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那西风残照,落红片片的傍晚,诗人乘船东去。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刮着西风,为什么天上的云彩却一动不动呢?相对运动的知识告诉我们:当云和小船正好以相等的速率向着同一方向运动时,那么船与云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因而,船上的人观察云彩,云彩就是不动的。课堂上,用言语说不清的概念、原理,几句精妙的诗词或许一经老师点拨,学生会豁然开朗,他们就能在心领神会中体察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我们知道,古往今来,歌颂自然,赞美生灵,热爱生活的诗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注意领会在获取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如,让学生初步理解植物生命的周期性时,引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不仅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植物生命力的旺盛,而且使学生了解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此时,若及时进行点拨:“一棵小草看起来是那么柔弱,但是它的生命力却是如此顽强,你愿作一棵小草吗?”学生马上就会将这种情感与社会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
诗词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中华古代文明的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发掘中华文化的传统,在科学教学中,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自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