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峰
巫山至巫溪(巫溪段)二级公路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南部地区。起点位于龙溪金家沟,里程K86+000,终点在花栗路口,里程K109+875.993,全长23.875km。路线路段主要跨越大泉山山脉,地形较复杂,沿线多高陡边坡,受岩性影响,有很多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研究路段位于柚子树境内,起止里程桩号K88+840~K88+950,全长110m。该段内边坡为路堑边坡,切坡最高为32m,最低为21m。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Q4el+dl),厚度0.4~1.5m;以及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3)泥灰岩,厚度大于30m。
1理论模型
1.1 基本假设
(1) 处于塑性区(极限平衡区)内任何节点的的正应力与剪应力满足莫尔-库仑强度准则:
其中,为斜面上的抗剪强度;,分别为岩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为斜面上的正应力,其值;,为方向余弦。
(2) 分析过程中不考虑体积力的影响。
(3) 岩体是弹塑性材料,且各向同性。
1.2 基本方程
在处于塑性区(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应力满足平衡微分方程:
1.3 本构模型
本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法求解边坡稳定问题时,采用了理想弹塑性模型,其本构模型采Drucker-Prager 准则:
式中:,分别表示应力张量的第一不变量和应力偏张量的第二不变量。、为与岩土材料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有关的常数,,。屈服面在平面上为不等角度的六边形的外接圆。
2高边坡开挖应力场
为了解边坡开挖的力学效应,对K88+680断面边坡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模型边界为:底部为173m,高为112m,分别为开挖宽度和深度的4倍多,基本可以消除边界对应力的影响。底部取x、y方向
位移约束,侧面施加x方向位移约束。模型网格的稀密对二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所以在开挖区域及周边敏感部位对网格采取加密措施。模型是由5544个节点组成的5688个单元。用“杀死”单元法开挖掉3710个单元。
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本次模拟考虑到了地层岩性的差异,计算区域中所涉及的岩体主要有坡积土(Q4dl+el) 和强风化泥灰岩(T2b),通过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和工程地质类比,最后确定了各岩体的计算参数(表1)
摘要:边坡开挖过程的力学性状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其塑性区演变趋势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章通过假设边坡完全处于理想弹塑性状态,并以Drucker-Prager 准则为本构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巫山至巫溪(巫溪段)公路K88段高边坡开挖过程应力调整过程及塑性区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开挖过程中应力最大处为坡脚。边坡塑性区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最终位于强风化泥灰岩与弱风化泥灰岩交界处。
关键词:开挖岩体边坡;力学性状;塑性区演变特征
巫山至巫溪(巫溪段)二级公路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南部地区。起点位于龙溪金家沟,里程K86+000,终点在花栗路口,里程K109+875.993,全长23.875km。路线路段主要跨越大泉山山脉,地形较复杂,沿线多高陡边坡,受岩性影响,有很多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研究路段位于柚子树境内,起止里程桩号K88+840~K88+950,全长110m。该段内边坡为路堑边坡,切坡最高为32m,最低为21m。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Q4el+dl),厚度0.4~1.5m;以及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3)泥灰岩,厚度大于30m。
1理论模型
1.1 基本假设
(1) 处于塑性区(极限平衡区)内任何节点的的正应力与剪应力满足莫尔-库仑强度准则:
其中,为斜面上的抗剪强度;,分别为岩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为斜面上的正应力,其值;,为方向余弦。
(2) 分析过程中不考虑体积力的影响。
(3) 岩体是弹塑性材料,且各向同性。
1.2 基本方程
在处于塑性区(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应力满足平衡微分方程:
式中:,分别表示应力张量的第一不变量和应力偏张量的第二不变量。、为与岩土材料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有关的常数,,。屈服面在平面上为不等角度的六边形的外接圆。
2高边坡开挖应力场
为了解边坡开挖的力学效应,对K88+680断面边坡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模型边界为:底部为173m,高为112m,分别为开挖宽度和深度的4倍多,基本可以消除边界对应力的影响。底部取x、y方向
位移约束,侧面施加x方向位移约束。模型网格的稀密对二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所以在开挖区域及周边敏感部位对网格采取加密措施。模型是由5544个节点组成的5688个单元。用“杀死”单元法开挖掉3710个单元。
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本次模拟考虑到了地层岩性的差异,计算区域中所涉及的岩体主要有坡积土(Q4dl+el) 和强风化泥灰岩(T2b),通过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和工程地质类比,最后确定了各岩体的计算参数(表1)
岩体 (kg/m3) (MPa) (KPa)
坡积土 2100 150 0.38 25 21
强风化泥灰岩 2300 1800 0.32 60 23
弱风化泥灰岩 2400 2600 0.26 130 24
灰岩(基岩) 2400 4500 0.18 400 35
2.2 初始应力场
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取正应力以压为正(在ansys中数值上表示为负), 其大主应力方向在近地表呈不规则的锯齿型,深部接近水平,深部应力值为2.6MPa左右(图1);小主应力方向在近地表处基本上与坡面轮廓线平行, 深部接近水平,深部应力值为0.57MPa左右(图2)。
2.3 开挖应力场
经计算, 在开挖过程中, 初始应力场不断受到扰动与调整, 开挖区左右及下部的扰动范围在1倍开口宽度以内, 开挖面附近大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开挖面方向, 坡面局部地区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小主应力方向接近于平行开挖面方向,路基近表面是处于受拉状态。在左右坡脚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现象,右边坡脚处最大压应力值为0.17MPa,左边坡脚处最大压应力0.98MPa。
2.4 受拉区域
边坡切削完成后,由于卸荷回弹,整个路基近表面及左切坡的第一台阶中部出现了拉应力区,并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形式。在路基上出现呈矩形状拉应力区,其大主应力值为30~75kPa,左切坡上有一个呈等边三角形状的拉应力区,其大主应力值为5~27kPa。
3塑性区演变特征
根据计算区内的地层结构,在建模的时候分成四层不同岩性的岩体,该边坡分四个阶段开挖来分析其塑性区的演变情况。随开挖深度的增加, 塑性区范围不断增大。当开采深度达到一定深度, 边坡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很大威胁。
3.1 第一次开挖
第一次开挖主要是把近地表的坡积土挖除,兼挖强风化泥灰岩层上部,因为原地表斜坡比较陡峭,且开挖坡比高大(1∶0.5~1∶0.3)。此部分开挖后,观察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坡脚除出现了应力集中,并有小范围的塑性变形,其等效塑性应变区的值为:0.395×10-5~0.673×10-4 。
3.2 第二次开挖
第二次开挖是将强风化泥灰岩层切掉,坡脚已达到强风化泥灰岩与弱风化泥灰岩交界处,坡脚虽然有应力集中现象,但是塑性区是出现在层间,与第一次开挖的塑性区是相连接的。塑性区外的弹性区应力有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此处岩体发生塑性变形,将应力释放转移到弹性区岩体内。塑性应变出现在坡面临空面,其等效塑性区内的值为:0.163×10-4~0.277×10-3 。
3.3 第三次开挖
第三次开挖是沿第二次开挖的基础上往下开挖5m左右,坡角处出现应力集中现场,并出现小范围的塑性区,在强风化泥灰岩与弱风化泥灰岩的交界处的塑性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出现滑移变形。层间塑性区的等效塑性应变为:0.124×10-4~0.210×10-3;开挖坡脚塑性区的等效塑性应变为:0.124×10-4~0.111×10-3。
3.4 第四次开挖
此次开挖是将边坡切削到路基设计标高,整个路基是处在弱风化泥灰岩层中。强风化泥灰岩和弱风化泥灰岩交界处出现大面积的塑性区,坡脚排水沟处出现应力集中,有塑性区分布,并在路肩上了出现塑性变形。第三阶段的开挖坡脚塑性区消失,这是因为随着开挖的深入,此处的应力集中消失。层间塑性区的等效塑性应变为0.208×10-4~0.187×10-3 ,其值较第三阶段小,这是由于开挖卸荷后应力调整,使得部分变形反弹;坡脚塑性区的等效塑性应变为0.208×10-4~0.229×10-3 。
4结论
(1)随着自上而下开挖推进, 应力不断调整,位移、塑性区范围也不断增大。开挖结束后, 左边坡脚处最大压应力0.98MPa 。虽然坡体总体上处于稳定状态, 但通过对应力、位移及塑性区计算结果分析知道,坡面出现了拉应力区,有局部破坏的危险,应力集中区坡脚处。
(2)随着开挖的进行,在强风化泥灰岩与弱风化泥灰岩交界处塑性区范围逐渐扩大,从云图中可以看出有向下滑移的趋势;坡脚处塑性区随着开挖的深入而位置也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