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文明 增辉昆仑明珠

2012-04-29 00:44:03刘海英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格尔木文明城市市民

刘海英

文明之辉,光耀华夏。文明之光,增辉昆仑。格尔木作为镶嵌于青藏高原的昆仑明珠在昔日开发建设的大潮中一直光芒四射,而今在文明建设的热潮里更加璀璨夺目。如果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的是城市环境,那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的则是城市魅力。过去几年里格尔木从“硬件”着手,一举创下了国家卫生城市。在此基础上又从“软件”入手,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这充分印证了文明之花正开遍街街巷巷,文明之风正吹拂家家户户,文明之光正闪耀角角落落。现如今,文明格尔木已成为展现城市新形象、彰显城市新魅力的崭新名片。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格尔木正用大手笔改善着软环境,正用大跨越提升着软实力。城市文明正在赋予格尔木新的精神内涵,正在凝聚新的建设动力,正在开启新的发展引擎。

高定位启动:全力打造文明城市

文明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支撑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倾心尽力要完成的新目标。近年来,格尔木市从高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从加快经济发展的高度,提高创建的重要性;从促进社会进步的高度,强化创建的必要性;从提升市民素质的高度,增强创建的长效性。自格尔木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后,就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上下齐心举全市之力迅速掀起了文明城市创建热潮。

——高起点描绘大手笔。早在1999年,格尔木已经致力于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市民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明显增强,格尔木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品位也大幅度提升。多年来,格尔木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高度,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抬高了创建起点,提升了工作层次。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格尔木就用大思路、大手笔,从政务、法制、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勾勒着文明格尔木的生动画面。

——高定位谋求大跨越。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初,格尔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市委常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高瞻远瞩对创建活动进行精准定位,把开展创建活动作为展示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素质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优良、服务工作优质、基层社区文明、文化事业繁荣的总体定位和要求,英明决策、科学部署,大踏步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高标准推动大发展。为了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相互协调。格尔木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8版)》各项指标要求,及时制定了《格尔木市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了“以人为本,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内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创建工作总体思路,并细化和量化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软硬指标。在此基础上,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明确了目标,落实了任务,全市上下切实形成了“以高标准创建为依托,全力推进文明大提升、促进文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正因为有高定位的启动,格尔木才能在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中,全力打造文明城市。

多载体联动:着力建造文明环境

文明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提升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不遗余力要打造的新名片。多年来,格尔木搭建活动平台,拓展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贯穿至每个环节,延伸至每个领域。把教育作为创建的切入点,把宣传作为创建的受力点,把活动作为创建的主抓点。用有效的载体、丰富的载体、创新的载体,精心建造着文明环境,使格尔木的知名度、开放度、融合度有了最为明显的提升。

——教育实现纵向到底。近年来,格尔木一年一个新主题,一年一个新载体,接连开展了“树新风,讲诚信”、“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等一系列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尤其是近三年来,格尔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柴达木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前赴后继、种树不止”的格尔木人精神教育市民;同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对市民广泛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激发和调动全市人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打牢了群众参与创建的基础。

——宣传实现横向到边。格尔木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切实丰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向全市市民发放倡议书、在各社区综合宣传栏中定期增加宣传创建工作内容,全市公交站亭、灯箱广告及出租车、公交车体上都张贴了创建内容的标语,市属各新闻媒体开辟了相关专栏,大力宣传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实现了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影像,网络有图文,户外有标语,使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市广泛形成了浓厚的争创氛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活动实现导向到人。近年来,格尔木从加强引导入手,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导向性极强的活动。以上海举办世博会、广州举办亚运会为契机,以普及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机关礼仪等礼仪常识为内容,广泛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外部环境;以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牧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为方式,以书画释廉主题月、读书思廉主题月、警示悟廉主题月、家庭助廉主题月、文学颂廉主题月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自觉增强廉洁意识;同时依托创先争优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引导广大市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最值得一提,最值得彪炳史册,也最能印证格尔木城市文明的是:2010年夏季,温泉水库和格尔木河出现重大险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严峻形势,面临重大考验,全市各族人民、军警官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罕见洪水、重大险情展开了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谱写了一曲团结、文明、大爱、勇敢相互交织的赞歌。

正因为有多载体的联动,格尔木才能在氛围浓厚、成效显著中,着力建造文明环境。

好典型带动:大力营造文明风气

文明是引领城市风尚的推动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要踏上的新起点。一直以来,格尔木按照“典型引路、典型带动、典型示范”的思路,树立文明典型、学习文明典型、争创文明典型,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个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文明城市创建内涵,使整个创建活动做到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切实增强了创建活力。

——争创文明社区。格尔木始终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通过深入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着力抓好卫生、安全、服务、文化等多项创建工作,努力做到卫生保洁有专人负责、安全防范队伍健全、社区服务快捷方便、社区环境优美、文化设施健全,促进了社区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吸引和激励了各阶层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了创建工作扎实、社区教育深入、治安秩序良好、社区服务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文体活动丰富的创建目标。

——争创文明单位。格尔木一直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力抓手,以“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创建“花园式庭院”等活动为载体,按照“思想建设好、队伍素质好、工作秩序好、环境卫生好、服务质量好”的五好标准。强化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文明办事、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有效树立文明形象、倡导文明风气、营造文明氛围。

——争创文明个人。多年来,格尔木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青年标兵、三八红旗手、杰出青年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以全国劳模祁萍命名的“祁萍服务班”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涌现出了“万丈盐桥上的生命接力赛”钟付民等感人至深的模范人物。在典型模范带动下,全市上下争相学习乐于助人的品格,全面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做良好风尚的倡导者、崇高品质的弘扬者、爱岗敬业的践行者,“学先进、树形象、改作风、当标兵”已蔚然成风。切实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此外,文明校园、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文明岗、“文明青藏铁路线”、“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以及阳光车队、爱心车队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了整体联动、整体协调、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态势。

正因为有好典型的带动。格尔木才能在学习模范、争当先进中,大力营造文明风气。

新机制推动:努力创造文明成果

文明是积淀城市底蕴的凝聚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要谋求的新跨越。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格尔木建立健全多项创建机制,依托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协作机制、奖励机制、创新机制、优化机制,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健全责任机制。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指标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进行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具体指标,把创建文明城市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营造出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各大班子合力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创建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机制。

——健全监督机制。格尔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坚持每季度一检查,及时通报创建情况。各责任单位领导坚持每月一检查,并积极与相关责任单位沟通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市人大、市政协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视察。市文明办采取开通市民热线,设立举报电话,聘请市民义务监督员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市民广泛参与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随时对工作重点难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各责任单位通报,促其及时整改。

——健全协作机制。在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文明委全体会议、各专项工作协调会、联席会等制度,着力完善上下协作、左右协作、内外协作的创建机制。与此同时做到平安建设、信用建设、品牌建设与文明建设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此外牢固树立“共建、共驻、共创、共享”的理念。积极动员驻格各大单位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各大单位的创建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创建合力,真正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创的创建格局。

——健全奖励机制。先后出台了《格尔木市文明单位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格尔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及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更好更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健全自律机制。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格尔木市市民文明公约》、《格尔木市市民守则》,通过平面媒体、户外广告广为宣传,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面营造了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在多项机制的有力推动下,格尔木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累累硕果。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980元提高到2010年的16851.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394元提高到2010年的7000.6元,全市经济竞争力一举跃居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15位。截止目前,全市共有3个全国文明单位,获得166个省、州、市级文明单位,相继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中小城市”、首届“中国最关注民生的县(市、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正因为有新机制的推动,格尔木才能在纵深开展、整体推进中,不断巩固文明成果。

现如今,当步入格尔木街头,定会被“街道硬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所吸引,也定会为“一路一灯、一街一景”“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所感叹。我们在感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在为我们所生活城市的无尽魅力所欣慰。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文明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文明是城市各项建设的支撑。提起格尔木,我们无比骄傲!

因为我们所建设的城市在加快文明步伐,在提升文明素质,在树立文明形象。我们无比自豪!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在播洒文明之光、在绽放文明之花、在引领文明之风。

回眸过去,文明的光辉让昆仑明珠更加璀璨,更加夺目,更加色彩斑斓。放眼未来,格尔木正在驾驭“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轮驱动的快车向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挺进。

猜你喜欢
格尔木文明城市市民
文明城市
区域治理(2022年36期)2022-10-18 03:00:36
文明城市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4
文明城市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昆仑山·守护水之源”环保公益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启动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04-09 07:30:11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
石油沥青(2018年5期)2018-03-23 04:49:19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文明城市创建有哪些新要求
中天光伏支架助力国电格尔木三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现代传输(2016年4期)2016-12-01 06:42:59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