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鸾曲
在罗马市中心的东南,有一座号称世界第八奇观的古罗马角斗场。尽管从小到大我们多次看到过它的照片,但当我们穿街过巷走近它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为这座历经2000年风雨依然昂首挺立的世界最古老的竞技场拍手叫绝。
记得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罗马斗兽场这个庞然大物,虽然仅剩大半个骨架,但它磅礴的气势,刚健、雄浑的造型,宛若一部残缺的生命与历史的悲壮乐章。它的外观呈椭圆形,圆润而古雅,外墙的最高处有十几层楼(48.5米)那么高,4层结构,外部全用大理石包裹。一层和二层各有80个半月形拱门与回廊(专业称为劵廊)相连,以备当年的看客寻找座位和休息之用。第3层虽然也是80个半月拱门,但却通透无遮,好像镂空的玉璧,透着天光。蓝天白云在每一个拱门里呈现不同的景象,让人增加无限的遐思和想象。最高一层是一些配着各种装饰的小窗,那一个个凸起的柱头,好似一枚枚琴键,似乎只要有人按下去,就会奏出令人战栗和震撼的交响。在每层楼的交界处,都有纹饰、花边和壁柱,凸显当年建筑师精湛而朴实的建筑设计理念。
可是,有谁会想到,这个令人叹为观止、名甲天下的建筑却是血腥杀戮和死亡的坟场,是王公贵族们为满足好奇心和刺激欲而建立的梦幻之乡。据介绍,公元72年(历史文献记载为公元70年),罗马帝国维斯巴西安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4万名犹太俘虏修此建筑,称为克洛西姆(Colossum)。
走进角斗场,中间是一个庞大的角斗台,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台下裸露着当年的地窖,那是关押猛兽和角斗士的地方。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域,皇帝、贵族和平民有着严格的界限。最高处叫太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当公元80年角斗场工程竣工之际,这里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那些冷酷心肠的奴隶主,从全国各地收罗了几千头牲畜和猛兽,外加几千名的奴隶、战俘和罪犯等进行血腥的殴斗,如果人与兽“表演”,参加的人(角斗士)要与一只猛兽厮杀到一方死亡为止。如果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斗,那些达官贵族们就会呼喊着口号,杀到一方惨死方休。甚至那些娇滴滴的贵族小姐也会残忍地大呼小叫,“杀死他!”“杀死他!”的吼声不绝于耳。无怪乎有人说,只要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就会有一种血腥的味道直冲口鼻,让人禁不住泪眼婆娑。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升腾的暮霭把角斗场充满神秘的阴影拉得更长。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那大半截弧形的残墙愈加古老而雄蛮,显出一种另类的美学意味。在斗兽场的旁边,与它相伴而立的是君士坦丁凯旋门,那是意大利的征服者君士坦丁在罗马附近击败对手马克辛齐胜利的见证。门为三跨,中间门洞比两侧更高,更突出,墙上有四马战车雕像,还有其它装饰,据说它是巴黎凯旋门的一个极好的样本。岁月像狂风扫落叶一样把征服、反抗、阴谋、杀戮以及那些为使自己感官欲望得到满足和刺激的奴隶主们都变成了尘埃,历史记载了古罗马帝国曾有过的辉煌,但也抹不掉其留下的罪恶。
小贴士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年(历史文献记载为公元70年)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角斗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角斗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角斗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
角斗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角斗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竟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