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
朝末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特里高尔特来到中国。别样的风情、物产让特里高尔特目不暇接,而就在这种种“新鲜”中,当时明朝上流社会照明用的蜡烛——“白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据特里高尔特记述,白蜡不同于欧洲使用的任何一种照明材料,“与我们使用的羊油蜡、蜂蜡烛相比,白蜡显然要清洁、高雅得多……羊油烛腥膻难闻,燃烧时黑烟腾腾;蜂蜡烛虽没有异味但颜色却发黄、发黑,火焰也不够明亮。当然,它们都不及白蜡。”后来,特里高尔特的这段记述被收入《耶稣会士通信集》,而让他颇感好奇的“中国白蜡烛”制作方法却直到200年后才被欧洲人知晓。
同欧洲人使用的蜂蜡烛一样,白蜡的制作原料也来自昆虫——但这种昆虫显然要比分泌蜂蜡的蜜蜂要珍贵、神秘得多,它就是白蜡虫。
白蜡虫为中国独有,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同翅目蜡介科白蜡属”。中国人培育白蜡虫、并用它来制作蜡烛的历史非常悠久,往前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特里高尔特之后,白蜡被引入欧洲,并在鸦片战争前成为中国能与“瓷器、茶叶和丝绸比肩”的大宗出口商品。而白蜡虫的人工养殖也在这一时期由云南、贵州、四川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
传统的白蜡虫养殖,到最终提取白蜡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首先,白蜡虫对“住所”非常挑剔,主要选择女贞、冬青等树栖息,从不另觅居所。交配后的雌虫将卵产在树皮缝中,幼虫自然孵化后便以树汁为食,慢慢生长,体内不断分泌蜡质。过了大约40天,幼虫进入化蛹期——此时,虫体内黏稠浑浊的浆液慢慢凝固成蜡质,人们便将虫蛹小心翼翼地摘下,碾碎、水煮、过滤、冷凝后就可得到粗蜡了。
在清代大规模养殖之前,白蜡的产量一直很低,用它制作的蜡烛一般只有皇家、豪门贵族才用得起。据明代学者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记载,四川所产的“川蜡”一度曾被明宫廷垄断,民间严禁买卖。1884年,英国驻重庆领事荷西受伦敦植物园的委托,对白蜡虫的主要产区以及生产过程作了详细调查,笼罩在“中国白蜡”上的神秘面纱才被慢慢揭开。
进入20世纪后,由于电气时代的到来,蜡烛照明慢慢被电力取代,白蜡虫这种曾经辉煌的经济昆虫也逐渐没落。今天,我国白蜡虫的主要分布范围也已缩小到四川南部一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