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有感

2012-04-29 22:23不平
收藏界 2012年3期
关键词:收藏界套子总编

不平

近日读了《收藏界》2011年11期“总编视线”《我们还能相信谁》一文,使我感慨万千,打开了心扉,借贵刊一角说一说。

在今天收藏行业中,买假卖假屡见不鲜,都司空见惯了。专家老师们经常说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可火眼金睛哪能看透玉皇大帝锦囊里卖的什么药呢?今年九月底因出差去西安,恰逢大唐西市举办博览会,在古玩市场逛了两天,市场繁荣热闹,各类古玩琳琅满目,门类齐全,但仔细端详后便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现代工艺品。我站到一个古钱币地摊旁,看见一位七十岁左右、白发苍苍、面部慈祥善良的老人,正在和摊主谈生意。老人看准了一套所谓“清同治满汉文套子钱”,共20枚。摊主夫妇俩说,他们是河北邯郸人,姓韩,今年孩子考上了大学,没有学费上学,只好把多年收藏的这套钱转讓,以解燃眉之急。那老人信以为真,就再未讨价还价,以七千元买了那套同治套子钱。我在旁目睹了老人上当受骗的经过。心想,老人太善良了,他以为在赞助学费呢?实则是骗子在编故事哩!哪有什么“同治满汉文套子钱”呢,老人积攒了半辈子的血汗钱就这样打水漂了,真是疼哉痛哉!这和拦路打劫有什么两样,还能相信谁?有什么诚信公德可言呢?!

董凡总编的危机感不是没有道理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假货充斥市场,制假卖假没人问及。文章中说的第一件事涉及到书画门类,近现代大师书画价值在节节攀升,每平尺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高价。徐悲鸿大师的假画都卖到了几千万元,真的就物值市价了吗?实际像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画,在拍卖场频频出现,他们的作品不过四五十个年头,并不奇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应怎样评估?真的就那样值钱吗?我们一些专家在利益的驱动下忘乎所以,频频露面,不知不觉当了帮凶,有什么社会公德价值观可言呢!可笑可悲。

文章中说的第二件事“金、银缕玉衣”的评估问题,开出了24亿的天价,人民币不就成纸了吗(我国北方四五十万人口的县,一年财政收入才几千万)?问题不难看出谢根荣、王文祥二人在干什么。现在五位专家四位承认是假,那就假的无疑了。史老的夫人也不要推卸责任,史老可能在九泉之下喊冤呢:我不过吃了一顿饭而已!参与专家都是人们熟知的有头有脸的人,应该正确面对,错了就错了,这才是学者的风度。王文祥主任应该是有责任说清楚的,谢根荣锒铛入狱是罪有应得的,说到底还不是不法分子在受益、国家在受损吗?!

我们收藏界的同仁们应该振振有词地呼吁,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文化兴国”的精神鼓舞下,遵守国家文物法,从源头治理,理顺市场,理顺交换程序,让人们能够真正在“阳光”下生活!(责编:魏佩)

猜你喜欢
收藏界套子总编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总编絮语】
我所欣赏的套子
总编风采
总编絮语
【总编絮语】十三
套子
追随《收藏界》 十年风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