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2012-04-29 22:23赵继康
收藏界 2012年3期
关键词:包浆红山玉器

赵继康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12期107页看到了《红山文化玉人骑兔件》一文,文章还配发了三幅图片。当笔者仔细看了图文以后,真是哭笑不得。因为这是一件粗俗的假托红山文化的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当代臆造品。

诚然,红山文化确系文中所说“是一种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我国北方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其形制规整,纹饰精美达到了史前文化北方玉器的最高峰。”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可是具体到文中所论述的这个“玉人骑兔件”,恰恰证明了作者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背离。

稍有红山文化玉器常识的人看了文中的论述及配发的图片,都会认定此物件是当代的制品。这类制品在北方(锦州、赤峰、沈阳、岫岩等地)各古玩市场比比皆是,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该文作者却用专业术语从器物的造型、材质、工艺、沁色、包浆等多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证,并作出了“该件应系沙坑出土物”、“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玉雕精品”的结论。

笔者探索红山文化玉器多年,判定此物不是红山文化玉器真品的理由如下:

一、造型不对。红山文化玉器中确有复合造型器(如双面人面像、双首兽形器等),但人与动物同体造型的器物,全是当代的臆造物,这是千真万确的。

二、工艺不对。这件器物仅从面部的工艺上看,与红山文化玉器人物面部的磨工工艺相差甚远,根本不相符。

三、包浆不对。这件器物的包浆浅而不匀,有的地方无包浆(如孔部),而此物从光泽上看,其包浆是经化学处理后再由人工抛光、打磨所致,不是自然形成的,根本无历史沧桑感。

四、沁色不对。整件器物看不到真正的自然沁斑。而文中所述的“土沁”、“橘红色沁色”、“烂斑”等,都是当代化学加工法处理后形成的。

在此笔者强调,如果读者和红山文化玉器爱好者对笔者的观点持异议,笔者真诚欢迎各位到辽宁锦州来,笔者可帮助大家看到许多同类器物,并可到作坊中参观制伪工艺的全过程。简而言之,事实胜于雄辯。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在高古文物面前,目前尚无“专家”可言,因为大家都是在探索、研究和学习阶段。因此必遵循实事求是、排除臆想、深入实际、力戒空谈的原则。(责编:石晓)

猜你喜欢
包浆红山玉器
红山荞麦看木森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文玩那些事儿——文玩包浆的三层意义:冰浆 晶浆 玉浆
文玩那些事儿——包浆太慢?因为你手太“勤”了
包浆及灰皮的形成原因及鉴定要点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包浆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