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福 潘炳强
一、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及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就是让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这就既要管理好流动性,又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因此,要有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要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及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及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从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挤出房地产的泡沫,并让物价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
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政府实施了4万亿的救市政策,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大幅优惠等。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仅银行信贷就增长近11万亿;在2010年的前10个月银行新增信贷69015亿元,两年银行贷款新增近18万亿元,接近1998—2007年信贷增长的总和(20.7万亿元)。2009年M2和M1分别增长27.7%和32.4%,为1998年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自2010年11月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后,央行连续9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由17%提高到21.5%,中小金融机构由13.5%提高到18%,累计冻结银行体系资金3.2万亿元;同时,央行还连续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3.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31%提高到6.56%。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自2011年2月起,央行又将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融资渠道纳入监控范围,对“社会融资规模”进行全面监测。
在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控下,货币供应量增速快速回落,M2增速从2010年初最高的26.1%,下降到2011年8月的13.56%,已连续4个月低于央行设定的16%的同比增长目标;M1增速则从38.96%下降到11.85%,M0虽然有两次大的起伏,但也处于下滑态势,从21.98%下降到14.72%。银行信贷增速从2010年10月的132%下降到2011年8月的0.61%,其中2011年有5个月份处于负增长。
在稳健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信贷首先成为调控的目标,2011年前8个月信贷新增52212亿元,同比减少4744亿元。从月度信贷情况来看,有5个月的新增信贷少于上年同期,仅3个月的新增信贷高于上年同期,但累计新增远高于央行对常态货币政策下的信贷目标(年均2万亿元)。从建行信贷投放计划看,2009年、2010年全年分别新增公司类贷款6616亿元和6255亿元①,增速分别为24.59%和18.66%。2011年全年计划新增公司类贷款5500亿元,增速仅为10.38%②,新增额同比减少755亿元。信贷规模趋紧已是大势所趋,部分行在一定时期内甚至面临无信贷规模可用的局面。
根据权威机构调研报告,受信贷资金趋紧以及国外客户购买力下降等传导效应影响,企业原材料采购支付压力加大,产成品应收账款账期延长,资金压力明显加大,融资需求显著增强,而企业融资渠道匮乏之间的矛盾也更为凸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宏观货币政策发生变化,在微观上、产业上给整体经济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会给企业融资造成困难。近年来以高利率为特征的地下金融、民间借贷盛行,正是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体现。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发展趋势看,自2010年10月份开始,总体处于逐渐下降趋势(见图2),已从2010年11月的最高点55.2下降到2011年7月的50.7,制造业整体增长趋缓。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求经济要以稳增长为主,将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控制在一个正常合理的水平。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可见,短期内货币政策仍难言放松。此外,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要求的提高,商业银行大规模扩张信贷投放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但商业银行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职能和增长盈利的企业职能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实现职能的方式,即如何在信贷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外,借助直接融资市场,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从而实现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培育、拓展新兴业务增长点,构筑未来业务发展、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探讨
2011年2月,央行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将逐步替代“货币供应量指标”成为监控资金充裕程度的主要指标。据央行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14.27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占比55.7%,较2002年下降36.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3.85万亿元,占比27%;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1.68万亿元,占比11.8%,较2002年增加2个百分点;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股票等直接融资1.78万亿元,占比12.5%,为2002年的2.67倍。直接融资及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拓展客户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了机遇。
(一)积极推动债务融资,为客户借助债券市场谋发展
目前我国债券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证监会主管的公司债、发改委主管的企业债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管的非金融企业债。发行债券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资金成本低,债券的利息可在税前列支,具有抵税作用。二是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费用,债券持有人除获取利息外,不能参与公司净利润的分配。三是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一般属于长期资金,可供企业在1年以上的时间内使用,这为企业安排投资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债券筹资的范围广、金额大,债券筹资的对象十分广泛,它既可以向各类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筹资,也可以向其他法人单位、个人筹资,筹资比较容易并可筹集较大金额的资金。积极发展债券业务,应结合商业银行优势,分类别逐步推进:
1. 选择合适客户,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在目前的债券中,商业银行仅具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商资格,即在银行间市场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为企业融资。许多银行也制定了明确的客户准入条件,在实际操作中,短期融资券的客户准入标准不应过高。在营销上,一是要高度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对净资产较高的未发债企业的营销,做好储备,争取新发。二是要加强对已发债企业的全面梳理,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化及债券到期日,争取增发或新发。
2. 关注创新类债券产品试点,及时跟进营销。目前交易商协会已开展了超短期融资券和私募债券的试点工作,在客户选择上还仅限于央企等总行重点客户。成熟以后,可把超短期融资券和私募债券的客户评级适度降低,拓宽客户范围。
3. 与外部券商合作,推动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虽然商业银行不具有企业债、公司债的承销资格,但可以发挥自身的客户优势,积极联合证券公司,为客户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或公司债实现筹集资金。在客户选择上,侧重于国有控股企业、符合发债条件的城投公司(不含房地产企业及全国排名20位之后的钢铁企业),外部主体信用评级不低于AA,发行额度(扣除已发短期融资券)不超过净资产的40%,发行金额不低于10亿元。
(二)借力股票市场,实现低成本股权融资
股票融资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筹措的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二是筹集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三是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四是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可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目前企业可选择在主板(含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证监会对拟在主板上市的公司要求为:(1)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2)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3)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4)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5)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对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要求为:(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2)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3)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4)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在股票融资营销策略上,一是广泛筛选辖内大中型客户,根据上市要求协助客户拟定主板或创业板上市计划,联合合作券商积极争办企业上市承销工作,签订协议后着手开展清产核资、股权梳理及上市前辅导等工作。二是对已建立红筹架构的拟上市企业,可联合海外分支机构开展海外上市专项营销,深度挖掘企业需求,发挥海内外联动优势。三是对已在泛欧交易所或美国OTCCB及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积极协助企业转赴亚洲市场,为企业寻找有利的市场环境,实现新发或配股融资。
(三)联动发展产业基金,拓展客户融资渠道
随着产业基金的推广,股权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高成长型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2011年前9个月,全国共有459家企业接受产业基金857亿元股权投资。据统计,2011年第三季度发生创业投资案例295起、投资总额23.14亿美元,案例数量及投资金额环比分别增长6.9%和1.0%,同比分别增长达24.5%和153.2%。
联动产业基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联合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与具有产业、行业投资、基金管理等优势的企业联合,募集设立专注于某些行业、领域的基金,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作为投资目标。
总之,在为客户融资过程中,既可以单独采用一种融资方式,也可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方式,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融资支持,实现银企双赢。
注:
①数据来源于建行2010年年报。
②数据来源于建行2011年综合经营计划。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