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三步走》
郑永年著
东方出版社
2011-12
曾有人以改革为万能疗伤药,世间百病可治;曾有人以改革为潘多拉魔盒,纵容百恶横行。当改革声一片喧嚣时,是否每个人都明白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改革的未来作如何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推出新著《中国改革三步走》,旨在引领读者重新认识中国问题,厘清中国改革的现状、推进改革所面临的各方面障碍,并探讨中国改革的前景与策略。书的封面上,他这样阐述其对当下中国改革的认知和理解:“当下,改革这件事,特别需要说清楚才行!当下,改革这件事,一定要形成共识才行!”书中,作者根据自己这些年来对中国改革的观察,试图整理出改革的实践逻辑,并把这些实践表达为文字,供人们作概念或者理论上的思考。作者明确提出了中国改革应分三步走,即中国的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
《浩荡两千年》
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2012-01
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
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书中出现的工商人物,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在另外的历史叙述中被脸谱化、妖魔化。这些商人或企业家,行走在广袤的国土之上,或疾行,或踯躅,或彷徨。在他们身后的时空幕景上,是一出连续上演了两千多年的砍杀史。在所有的历史时刻,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主角。不过在另外的意义上,正是这些工商业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斗池盐到一块麻布,从一把铁刀到一座城池。对于本书的写作,吴晓波说:“我所希望做到的是,以活在当代的立场,书写昔日的国家,与发生过的历史重建关系,与已逝的前辈修好,并试图以私人的方式诠释中国的企业史。”
《国家的品格》
(英)约翰·高乐著,高青山译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1
美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建筑在新教伦理基础上的美国精神,在短短几百年内就登上了世界的顶峰,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极大的影响力。今日的美国,堪比中国的盛唐时期,经济、文化上异常强大,并且对各种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英国人类学家约翰·高乐以自己在华盛顿留居七年的直接经验为题材,通过对美国国民性抽茧剥丝式的分析,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加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深入浅出讲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和演变,让我们从历史、生活、爱情、经济、文学、艺术、社交等个层面全面、立体、系统地鸟瞰美国的全景,进而清晰地了解美国及美国民族性的成因,以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兴衰历程。英国《金融时报》将此书比作《菊与刀》,两本书都是从历史、文化及日常生活等层面深入剖析一个国家的國民性,而这种剖析无疑更有助于我们对此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