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刘宁
[摘要]人口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相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来说,人口问题更加凸现其重要性。中国必须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老龄人口社会化管理化管理的进程。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25 — 02
人口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相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来说,人口问题更加凸现其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可见人口问题更是一个相关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感受到人口老龄化给区域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但是人口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口问题往往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作用的强度往往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当我们明显感到问题的存在时,实际上已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为此,我针对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凸现的问题深入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共归纳整理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辖8县1市7区,幅员4.2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36.7万,截止到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9.8万,占总人口数的13%。其中,60至69岁老年人口41.5万,占老年人口数的59.5%;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2.1万,占老年人口数的31.7%。高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6.2万,占老年人口数的8.8%。
一是老龄人口出现迅速增长趋势。经统计,齐齐哈尔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7末年为60.3万,占总人口数的10.7%;2011末年为69.8万, 占总人口数的13%。两年间老年人口新增9.8万,如果老年人口自然死亡按年均减少0.35万人计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增加2.1万人,占目前老年人口数的3%。由于建国初期出生的人口(1950至1960年出生的人口)将陆续进入老龄人口,预计最近几年齐齐哈尔市将迎来老龄人口的高峰期。依据老年人口年均增长2.1万人推算,预计到2020年这十年间,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将达到88.7万,大约占目前全市总人口的16.5%左右。
二是老龄人口呈现空巢化、高龄化。在齐齐哈尔市有三成左右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1人独居或与老伴同住),有超过四成的老年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并且,齐齐哈尔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有6.2万,占老年人口的8.8%;经测算,近几年,高龄老年人以年均1.6%的速度在逐年增多,而且随着齐齐哈尔市居民到外地求学、谋职找工作、打工的越来越多,独居、空巢家庭的老人也在逐年增多。因此,老龄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剧。所以,在当前我国社会养老制度尚未健全,居家养老仍作为主要养老形式的情况下,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特别是精神赡养问题亟待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三是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需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我们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的收入主要来源包括:靠养老金的约占68%,靠配偶的占6%,靠子女赡养占12%,“低保”、“特困”占4%,其他占10%,而在农村,约有近60%以上的老年人口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或帮助。
分城乡看,城镇与乡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明显差别。城镇中约有60%以上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农村老年人口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超过60%,其次为劳动收入,约占1/3。可见,农村的家庭养老负担比城镇更重。
分性别看,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明显差别。有60%以上的老年男性人口靠离(退)休金生活,而靠劳动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相近。各占1/5左右。而女性老年人中约有近60%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这说明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
四是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面临形势严峻。目前,大部分老年人仍然是以家庭养老的方式在养老。选择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多、占比重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老龄化、家庭空巢、体弱多病、经济条件允许等自身因素影响,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和到养老机构养老,而目前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老年人的面不足10%,我们面临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形势也十分严峻。
二、人口老龄化对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使老龄化事业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口老龄化事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现实的,又有潜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产生深刻影响。一是人口老龄化会增加消费基金、使投资减少,加重总人口的消费负担。这是因为,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和消费基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将促使消费基金的扩大和积累基金的缩小,从而加重总人口的消费负担。二是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的供给关系发生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必然要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需要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部门间进行转移和流动。而劳动力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安于现有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不愿改变现状,会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压力。同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将导致新增劳动力减少,而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原有的中老年劳动力相对较困难。其后果就是失业率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三是人口老龄化使消费需求相对减少,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其次,人口老龄化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将会使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逐渐加大。由于长期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城乡之间老人的收入差距明显。城市离退休老人由国家养老,农村老人是活到老、干到老。改革以来,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使社会福利需求增加,给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使老龄事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速解决三农问题,把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障事业向农村、农民倾斜。
第三,人口老龄化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国家庭规模正在缩小,供养老人的能力在减弱。同时,城乡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加剧,导致空巢家庭增加,使得高龄老人生活照料模式面临困境。
第四,社会养老面临许多新困难。一是社会养老机构不足,养老的供需矛盾突出。现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已经住满,并且预约要求入住的已经有400多人。再有一些民营养老机构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处于微利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按床位给予资助的政策在各地贯彻的不彻底,造成各地政策不统一,使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享受不到资助。另外齐齐哈尔市比较规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仅有10个左右,而依靠齐齐哈尔市的财力解决几百个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太现实。二是社会养老机构存在着支付能力低与服务价格高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是按商业模式运营,收费较高。而老年人口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因此,经费本来就不足的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或亏本经营。调查显示,仅有6%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受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较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养老资源与现实需求,服务价格与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但无论哪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养老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以较长的篇幅描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在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重点提到了要加强老龄工作。毫无疑问养老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政府推动,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
做好养老工作是一项得民心,暧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的推动引导具体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政策,三是协调。特别要建立专项资金帮助生活困难尤其农村老年人。
(二)动员社会参与,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机构
1.从社会化居家养老入手,建立社区与家庭合作的养老机构。齐齐哈尔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因此,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密切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安度晚年。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仍需要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使他们在养老机构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其次,要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一体化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支援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
2.从营造市场运行机制入手,推进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思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
3.从提高老年人健康入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更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籍。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体系,走中国特色的养老道路
一是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加快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要采取多元化的方针发展社会养老机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民营养老企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以弥补国家福利资金投入的不足。三是建设多层次的养老机构。兴建一批高档次养老机构,满足高端服务需求;发展一批中低价位的养老机构,以适应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需求;整合乡镇敬老院,集中财力建设较高档次的综合性农村区域性的中心(养)敬老院,让更多的“五保”老人能够在这里安度晚年。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老龄人口社会化管理化管理的进程。
〔责任编辑:周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