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鉴赏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我从教高中年级美术鉴赏课多年,在此谈谈上课感受。
一、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一)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并力求使美术教育所具有的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到回复。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二)以帮助学生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我制定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1.观察感觉能力。学生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来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有什么想法,面对对象时,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等。
2.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规律性的和逻辑性进行理解分析。
3.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渗透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4.个性表达能力。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关注有新意的尝试,才能促进生成发展,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就不可能有发展。
5.心理调适能力。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6.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美术学习和各种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
二、运用多媒体,改进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这些教学中的矛盾,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和美感,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大大节省讲解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进入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它的应用改变了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四、通过美术教学,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一)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点。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因为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等,他们的是非观念都还比较模糊,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情感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学生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极易被感情所打动,我们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感受付出、关怀、尊重、理解、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现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