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晨
心理解读:
方舟子的一个论据便是韩寒对其成名作《三重门》在写作时间、写作方式等细节上的记忆存在矛盾。为此,方舟子这样表示:“一个作家对自己成名作品的记性如此之差,这不是很奇怪吗?”心理学研究却告诉你,我们的记忆并不完全是对客观信息的重现,而是经过了一定的重组和加工。所以,由于记忆过程本身的特点,用人们记忆的细节偏差作为判定“谎言”的证据是不太靠谱的。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就曾经研究过人们的记忆。他认为,他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的故事,让一些英国学生阅读,然后回忆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果发现写下来的内容与原文有很大差别。写下来的故事比原文更合乎逻辑,更加前后一致,并且精炼得多。从这点来看,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而回忆与初始事件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韩寒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现记忆偏差其实很“正常”。
另一方面,巴特莱特的实验材料“鬼魂的战争”是一个讲述美国印第安的故事,对它的文化背景英国参与者并不熟悉,再加上故事情节也比较离奇,所以在识记过程中,大家趋于对识记的内容更倾向于进行心理重建,使之合理化、更符合文化背景、个人习惯。也就是说,原始识记材料越模糊,记忆重建就越明显。韩寒对其个人经历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延,“模糊”程度也逐渐上升,这就不排除“记忆重建”已经使得记忆内容更加符合“现在”韩寒眼中“当时”的自己。
可见,一个小小的“种子”就能引发出我们深信不疑的“回忆”,你还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吗?那么我们对韩寒的记忆“错误”之处又岂能妄下判断?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介绍“记忆”的相关知识,不为支持方韩之争中的任何人,同时希望网络上质疑也好、争论也好,都能更加文明地进行。(本资料由“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net.c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