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双休日制

2012-04-29 00:44李莉
百科知识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满语月薪

早在汉代,中国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唐代张守义《正义》中有记载:“汉宫五日一假洗浴也。”我国古代把休假叫作“休沐”、“洗沐”、“洗浴”等。《汉书》上明白记有:“朝奉五日”。还有规定,官员一旦进入“公堂”,就必须一连工作五天,不能擅自离开府衙,吃在“机关食堂”,住也在“单位”。干五天休几天?据《汉书》记载,朝中、地方府衙一般都是两天。

唐朝曾有冷漠罪

今天的法律无法将一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和良心上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在唐代,一些冷漠的旁观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发生强盗及杀人案件时,被害之家及邻舍,“同伍”(五户为一伍)及“比伍”(邻近的五户)都必须立即向官府报告,“当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若是盗窃罪,则比照这一刑罚,减刑二等。当罪犯劫持人质时,“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意思是说:当看见有犯罪分子劫持人质时,“警察”及邻居不冲上前去搏斗捉拿犯罪嫌疑人者,判刑两年。如果看见发生火灾,却不报告不扑救,也要治罪。其刑罚比照失火罪减二等执行。假如说失火罪徒刑两年,那么发现火灾不报告或不扑救者则耍判一年徒刑。“万里长城”并非“一条线”

“万里长城”在世人心目中是—条巨龙般的墙,然而考古专家调查发现,明代长城的许多地方有两道,表明“万里长城”并非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防卫家园的墙。主持陕西省明代长城资源调查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明长城在许多地方不是一道,有的地方有两三道。譬如陕西省境内明代长城,整体上就由两道修建时间有先后、走向基本平行的长城组成,这表明长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线,长城地带十分复杂。”

中国最早的城市是西周丰镐

我国新石器晚期出现的城址并不是城市,而是供原始氏族社会先民居住并保卫他们安全的聚落设施。关于城市的定义,当代城市学家权威的见解是: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承担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地理实体。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初在今西安市西郊沣水两岸建立的丰镐才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丰镐不仅是周朝的政治中心,而且城中还居住着人数不断增加的百工、商贾,他们与各类“市”相结合,使丰镐除具有政治、文化功能外,还具有愈发突出的经济功能。

中国在北宋时期已存在慈善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文物部门对磁县一处北宋时期贫民“公墓”研究考证后认为,北宋时期,我国已有福利慈善机构的存在。这也为研究宋代社会下层贫民生活以及国家的救助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据介绍,在古代,统治阶级为了实行仁政,通常会设立一些福利慈善机构来缓和社会矛盾。北宋政府也非常重视风俗教化功能,官方福利慈善事业比较发达。北宋时期,宋国与元、金战乱频仍,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战乱中多有客死他乡无人认领的尸体,也有因家贫而无力丧葬者。为安葬这些死者,北宋朝廷专门设置“漏泽园”,来收殓无人认领的无主尸体或者因家贫无力埋葬者,集中埋葬。因此,“漏泽园”就是国家安葬贫苦者骸骨的公共墓地。

中国古代的“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除了“年薪制”,中国古代也有“月薪制”。“月薪制”真正出现于何时?应始于南朝宋政权。刘裕三儿子刘义隆即位后(史称“宋文帝”),继承和推进了他老子的一套改革,连老百姓欠官府的税租债款什么的也不要了,一笔勾销,即免去“通租宿债”,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因其年号叫元嘉,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当年也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按月分俸”,这个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月薪制”的雏形,对中国工薪阶层影响巨大。据《南史·阮长之传》记载,宋政权实行“月薪制”的具体实际时间是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

古代的民办大学

古代的民办大学几乎聚集了当时的著名学者和大师。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张栻等都曾在当时的民办大学即学院里教书授课。古代的民办大学在教学风格上,主要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民办大学大都坐落在深山老林里,比如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上,嵩阳书院建在嵩山太室山脚。这样的学校地址,可以避开尘世纷扰,安静地做学问。古代的民办大学,对于入学者设置的门槛也是比较高的。进入学院后,一般也要穿校服。对于在书院里讲学的人,古代一般称呼为山长。直至科举废除之后,山长的称呼才消失。

“南澳I号”惊喜发现新船舱

从2011年4月下旬开始的“南澳I号”第二阶段的发掘工作,经历了80天左右的时间,今年的打捞工作有9500多件海底文物出水。最让人惊喜的是新船舱的发现,今年新发现了4个舱位,其中沉船南侧新发现3个,同时还发现一块新的隔舱板,估计还有一个新船舱。此外,今年还出水了几个木质构件及铜质弹簧,并确认了沉船上载有多门铜炮,这些东西的来源及用途也引发了诸多猜测。

满语衰亡录

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被推翻的时候,满语也只是名义上的国语。当时满族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大多数人都说汉语。晚清时期,甚至慈禧太后本人也不懂满文,而六岁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满语水平并不高。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成千上万的满族人遭到牵连。许多满族人改名换姓、乔装易服,不敢泄漏本民族的特征。满族人的语言仍然保留了下来。清朝时期,齐齐哈尔水师营的八旗士兵曾经驻扎在三家子村,他们的后人在此定居。1979年,这个村子当时还有50个人能讲满语。如今只剩下两个人能用满语聊天,而在全中国,满语纯正的人屈指可数。

太监学校教什么?

人们似乎从来没听说过专门给宦官办的学校。实际上,宦官学校不仅有,而且最早要追溯到明朝。据刘若愚的《明宫史》记载,明朝的内宫,设有内书堂,就是太监的学校。学生是十岁上下的小太监,跟外面学校一样,进门先拜孔夫子。老师由翰林们担任。教材则依照程度深浅,有《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孝经》、《四书》,几乎跟外面的学校学的一样。唯一跟外面学校不同的地方,是太监学校的规矩特别多,惩罚极严苛。学校由大太监做提督,另派六到八位年长的太监做学长,凡是学生作业做得不好,或者犯了学规,忤逆了师长,轻则由学长用戒尺打手心,重则在圣人面前罚跪。如此严师教出的学生,在宫里很受礼遇。

【文稿】李莉

【责任编辑】蒲晖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满语月薪
谁的月薪更高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定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