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的钱是堆着的;汉阳的钱是晒着的;武昌的钱是顶着的。”这个民谣对清末至民国年间的武汉三镇作了个概括,但对汉阳有些不公平。
从表面上看,汉阳似乎只有鹦鹉洲比较打眼,长江上下游的船只在此停靠,从湖南来的木材、竹材在这里交易,引得各地商人在此聚合,酒肆茶楼,舞榭歌台,夜夜笙歌,是个商家显身手的地方。“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从水路来的木料,如果不晒干是经不住渍的,这里除了竹木行多、人多,就是晒场多,“日晒黄金夜不收”,洲上晒的都是钱哪!
这样看来,“汉阳的钱是晒着的”说得没错啊。但它过于以偏概全,汉阳的钱不仅仅从这一晒当中来。
汉阳不是没有街市,不是没有商圈,只是因为“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分割,使它的街市之间拉得太开。汉口和武昌的商圈之间不是隔着民居,就是隔着一些小作坊,甚至民居区域里也点缀着小摊小贩,工商业的经纬明白地显现着。而汉阳却是山水分隔了市廛,庄稼地菜地划开了街区。
但汉阳的街市依然不可忽略。凤凰山畔的汉阳城,毕竟是始建于唐代的古城。别看它在历代兴废中几次重修,都没越出初建时3.6公里的周长,城门也由唐时的八个变成了清光绪时的三个——城圈小了许多,不光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四个角省掉了,连正北凤凰山那面也省掉了,还美其名曰“以山代门”,可见其无奈。但城内一个不少的县衙、府衙和它们下属的衙署,首先就少不了人吃马喂,这个围绕政治中心的小商圈是不想要都不行的。
汉阳城东临长江,汉水未改道前它南临汉水,两江交汇对经济的推动是毫无疑问的。至今还存在的棉花街,不但告诉我们这里曾是容纳棉花交易的地方,还告诉我们,汉阳的农产品交易、手工业产品交易,都不会放弃仗舟楫行天下时代的得水之便。
汉水的改道,把汉水的入江口搬到了县城之北,同时也带走了水所给予的交易生财机会,汉阳变得易于被忽略了。
到了西风东渐,汉口开埠以后,汉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些促进汉口发展的事物,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县城和它周边。比如新式的学堂,比如教堂。汉阳本来就是一个府的教育中心,府县举办的学府之外,私人的“泥巴馆”也不少。洋学堂出现时不仅收女生,还赫然建立专收女生的女子中学,它的冲击力就不仅表现在教育方面了。另外,汉阳的中心区域和别的府、县一样,也是宗教活动集中的区域。在西大街西南边的翠微峰下,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归元寺不但位列武汉佛教“四大十方丛林”,还被奉为禅宗内曹洞宗的祖庭,香火之盛,今人还能清楚地看见。而西大街上的玄妙观则是三镇道教“四大丛林”之一,法事、道场之频繁火炽,极一时之盛。有那唱经悦耳,吹得好笛好唢呐的道士,还被人们像邀戏班的角儿一样,排着队请去做法事。而西方的“洋教”一登陆汉阳,首先就拱进了县城以内,三槐岭前的教堂,至今还立在那里,证明着它当年和佛道两家比拼着吸引信众的自信。西大街近陡码头的一座天主堂,也是个信“洋教”者云集的所在。
中国的城市,越是人烟稠密、生意兴隆的地方,越是会挤进去佛家道家的庙宇和宫观,以及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汉阳也不例外。显正街就是县城内的商业街、正街,西大街则是从显正街“溢”出西门,商家云集的生财之街。1927年汉阳拆城之后,这两街便一以贯之,从东门江边一直到陡码头,洋洋洒洒,也算一条长街了。其中的名店,车益记茶庄是“三镇连锁”的,有得一说;老锦春酱园是汉口汉阳呼应,说起来也有趣。在汉阳,老锦春是一家独大,莫看衡春酱园占据了西大街中段,在实力上却跟它不在一个级别。到了汉口却不一样,汉口酱园中的“名角”知多少,老源美、老源成、久康、交泰,哪一家都是把货堆到天花板才开卖的铺面。老锦春却不慌不忙,偏要在“不大不来,无名不来”的黄陂街上打了鼓,开了张。它和汉阳的店呼应着,就凭着卖藠头、卖蓑衣罗卜卖出了个大财东。财东有多大不好说,只晓得他家的少东家迷京剧、唱武生,经常“票”戏。一场戏“票”下来,从鼓师琴师文武场面,到打旗的、挎刀的、包头的、扎靠的、管行头的、打手巾把儿的,一个个都要开销。那年月纸票子没人要,一律现大洋解决问题,最少的给一块,到了挎刀的二路角儿,就是四块六块地打发了。九块八角银元一石(dàn)的米,一块钱就能买到16斤。对于升斗小民,这就是大钱啊。而这位王先生还真是视艺术为生命,解放后公私合营,他干脆放弃老锦春,下海唱京剧去了。挂头牌唱武生,老了教戏又成了行内知名的教头。这也算一段佳话了。
其实,汉阳的实力不在商业,而在工业。在被田园隔开的几个片区里,那些冒着烟的厂区才是汉阳的财源。
何祚欢,爱聊天的老头。用嘴聊了半世,笔聊了700万字。但还是嘴占上风,许多人不晓得我还出过一摞书。其实这无所谓,咱们接着聊,聊武汉。